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57节  (第1/2页)
    眼见妻子带着女儿走远,掌柜擦去满头热汗,心知回家这关怕是不好过。    知桓容从水路归来,不消片刻,秦淮河两岸已聚满人群。不分士族女郎还是庶人家的小娘子,此刻都是脸颊晕红,翘首企盼,等着船队出现的那一刻。    夕阳半沉入地平线,天边一片火红。    路旁升起彩灯,绵延成两条长龙。    灯光映入河中,仿佛点点星光坠入水底。    水波荡漾,第一艘大船破开河面,出现在众人眼前。欢呼声骤然而起,瞬间沸腾。    欢呼声中,绢花、彩帕如雨洒落,落在河面,随着水波流淌荡漾,数息之间,汇聚成一片绚丽色彩。    船队沿河道前行,一艘接着一艘。    花雨纷纷,彩绢舞动。    歌声随之响起,香脆嘹亮,依旧是古老的调子,每每听到,都会生出不同的体会。听到最后,却是一样的动人心神,令人沉醉。    唐氏兄弟站在船头,顶着一头的绢花,挂着满身的彩帕,已然石化成五尊雕像。    在北地时,他们听过建康的风土人情,也晓得这里的某种“传统”。今日亲眼所见,身临其境,震撼依旧巨大,除了石化还是石化。    他们之前还笑话士族郎君四体不勤,什么被看杀,分明就是承受力不够强,体质太弱的缘故。    如今来看,绝对的大错特错。    面对这种场面,甭管换成谁,没有半点准备,都是被生生砸死的节奏!    “阿兄……”    “什么都别说。”    “官家他……”    “继续保持沉默。”    “……”    唐氏兄弟站在船头,彻底体会一把建康百姓的热情。    待到人群生出猜疑,花雨稍有停顿,桓容觉得时候已到,再不露面不合适,方才整整衣冠,施施然走出船舱。    站定在船头,桓容扬起笑容,向两岸挥了挥手。见有绢花飞落,立即以袖遮脸,动作行云流水,干脆利落,可谓驾轻就熟。    “陛下千秋!”    伴着山呼之声,是更加密集的花雨。    花雨中闪着彩光,不知哪家女郎,情绪过于激动,竟将金钗一并掷了过来。    咚咚几声,桓容低头一看,顿时心跳加速,眼角微抽。    金钗之外还有一匹金马,足足两个巴掌大。    瞧这打造工艺,百分百吐谷浑出品,实心!    唐氏兄弟回头望去,见到桓容的遭遇,顿觉一阵惭愧。    原来他们想错了,官家没想着拉他们顶缸。比起飞向官家的金钗金马,自己身上这些算得了什么。    郗超和贾秉同被拉出船舱,一同做人形花架。    建康小娘子的爱好十分广泛,既欣赏美少年,也不会错过美中年。    君臣三人一起站在船头,共同承受热情洗礼。    短短的一段路,官船又成花船。每次桓容露面,这都是必然结果,雷打不动。    河岸边,有女郎扬声而歌,唱出诗经的词句。遇桓容望来,桃腮晕红,清脆道:“郎君,我心悦你!”    是郎君,而不是官家。    女郎的声音穿透夜风,清晰落入桓容耳中。    说不感动是假的。    可是,他早已心有所属,无法回应。    桓容面向女郎,扬声道:“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这一声出口,女郎的歌声瞬间停住。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第二句唱出,女郎们开始轻轻击掌,奏出古老的调子。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最后一句落下,桓容展颜而笑,眉目俊秀,文雅精致。映着河上美景,仿佛谪仙降世,从画中走来。    “郎君,谢郎君!”    女郎们立在河岸旁,声音一如往日清脆,犹如黄鹂初啼,美眸中却已含泪。待官船行远,歌声依旧在河面上飞旋盘绕,久久不能散去。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华灯初上,城中亮起点点彩光。    秦淮河缓缓流淌,倒映满天繁星,映出河岸旁的彩灯。光芒错落交汇,织成一幅亘古流动的画卷,沉在岁月里,留下一场繁华汇聚而成的美梦。    “郎君,我心悦你。”    六个字飘散在夜空中,终至消散无踪。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