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859节  (第1/2页)
    曹氏走上前,挽着她的胳膊起身,拍拍她的手背,道:    “一会儿去了那边,尽量别跟老凌王有冲突。到底是长辈,忍让一些。”    洗三之后老凌王来过几次,说是看孩子,不过就是仗着叔爷爷的辈分,挑三拣四。    一会儿孩子这么带不好,一会儿又说那么不好,甚至说独孤寒粘齐妙不合规矩。    大家心里清楚,老凌王有个嫡孙女,今年中秋及笄。那个时候就不停地蹿腾,要让东宫收人,齐妙坐月子的时候就更是了。    不过没等齐妙发火,太后直接就不愿意了。碰了几次钉子,老凌王就记恨上了齐妙。    今儿这么好的日子,只怕那老家伙不会这么容易放过。    齐妙深吸口气,看着母亲点点头,说:    “放心吧娘,只要他不惹我,我肯定不理他。否则……”    “你自己把握分寸。”曹氏明白,说了也白说,倒不如让闺女自己解决……    ……    皇室上家谱,都要斋戒三日,焚香沐浴,十分隆重。    齐妙直接在宁安楼等候,离老远看到圣驾走上前,侧身行礼。    一番礼数之后,独孤寒把手里的女儿交给媳妇儿,接过了父亲手里的儿子。    楼门打开,独孤家的人走进,太后跟在皇上左手靠后一些的位置,然后是独孤寒夫妻,在后面就是独孤宗亲家的人。    一切都已经准备好,独孤靖涵看着凌王,沉稳的道:    “叔父,当初让你给妙儿上家谱,当时因为一些事情没有做。今儿还是你来吧,把妙儿的名字放在文彧身边,俩孩子的朕来做。”    赤裸裸的打脸,“啪啪……”作响。    独孤寒面无表情,太后也一脸淡然,齐妙眉骨轻挑,一言不发。    再看凌王,犹如吃饭吃出苍蝇一般,脸色极度难堪。    皇上亲自要求,自然没人敢忤逆。老凌王即便再不想,也得咬牙走上前,接过太监手里的毛笔。    看着重新单立的家谱,上面再也没有他的名字,虽然不甘心,可还是在独孤寒的旁边,添了“齐氏”两个字。    独孤靖涵见了,冲独孤寒微微颔首,随后接过老凌王手里的毛笔,在他们二人名字下面添上独孤金晨四个字。凌王没有走,见他还要写,不禁出声说道:    “皇上,女子不得上家谱。”    独孤靖涵抬眼,瞟了他一下,说:    “不写曦儿,如何体现龙凤呈祥?”    说完,在独孤金晨平侧,填上了“独孤金曦”四个字。    齐妙满足了。低头看着仍旧沉睡的女儿,心里明白这是独孤靖涵给她的女儿撑腰。    告诉众人,即便日后长公主成人,也不会走上和亲的道路。她的终身大事,由父母做主。    原本,齐妙觉得生了龙凤胎只是侥幸。如今再看,岂止是侥幸,简直就是中了头彩。    跪下、行礼、磕头、谢恩……    所有繁琐的事情结束,满月酒摆在了昭阳殿。    齐妙跟独孤寒只是露了个脸,随后便带着孩子离开了。梁安夫妻还等着他们,得赶紧收拾收拾回娘家小住十日。    这事儿谁也没提,太后当时说过,这是他们家务事,不用告知宗室里的人。    一句“家务事”,分清了里外,也让齐妙彻底觉得,她是这个皇宫的一份子。    不管古代还是现代,有多少女人出嫁,都觉得自己身份尴尬。    说是婆家人,人家不认可。说是娘家人,可到底是嫁出门子的人。    类似这样的鸡汤,她没少看。当时还觉得那些女人矫情,没有摆正状态,可真正嫁人之后才明白,根本不是矫情。    公爹、皇祖母对她好,可宗室内的人,始终没有接纳。    可往后就不一样了。    不管他们接纳与否,他们自己过日子,还用得着旁人指指点点。    若是谁在说她带孩子有问题,那对不起了,直接开怼。    齐妙想到这儿,头靠着独孤寒的胳膊,喃喃地说:    “文彧,今日我的名字上了家谱,是不是他们就不会在质疑我的身份?”    二人坐了一个步撵,独孤寒扭头看着媳妇儿,平静的回答:    “即便没上家谱,谁也不敢执意你的身份。你是我独孤寒明媒正娶迎进门的,一千两百抬的聘礼,不是儿戏。老凌王之所以这么做,无非就是想让荣宠再多一些。”    说白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