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634节  (第2/2页)
泪。    半年有多短,又有多漫长,她们是有亲身体会的,也知道“活着回来”的背后,有多少苦难和鲜血。    一如她们之中,也还是有人没能回来。    乐成牵着段保珊去见皇太后。    皇太后那么喜欢听故事的一个人,近来操心事情太多,也听不进那些为了活命勾心斗角的算计了,她只让段保珊与她说脱身时的状况。    大火肆虐、险象环生,说得再是简单,彻夜出逃的险状也能预想得到。    听完了,皇太后握着段保珊的手,道:“哀家只敢听一遍了。”    段保珊抿着唇笑。    第1048章 没有少做    从慈心宫出来,段保珊遇上了蒋慕渊。    圣上还有公务,干脆先让蒋慕渊来给皇太后请安,也免得之后说不了多久,小曾公公就要在御书房外候着叫人了。    段保珊福身给蒋慕渊道了一声谢,她在镇海关时谢过,今日见着熟悉的京城模样,心中感慨,自是又要道谢。    去东异是她主动请缨的,但能活着回来,是乐成和顾云锦她们给了她信念。    她时时刻刻都记得顾云锦与她说的那些话,为了父兄,她便是爬也要活着爬回来。    而她能够全须全尾地从东异脱身,少不了蒋慕渊在安排和帮助。    那夜带她们离开东异王城的年轻男子,手上拿着的是宁国公府的腰牌。    也是他,想方设法给她们送了地图,让她们能在王城中躲藏多日,最后寻机会逃出来。    嬷嬷们猜到他是叶城周家人,但段保珊没有问过对方身份。    她隐隐觉得,说不得。    不止军中无人提及,就连请功的折子上,都没有周家人的名字。    段保珊见此,更加确定对方是大战时重要的一环,轻易不能走漏消息。    她只告诉了父亲兄长,一家人记下这份恩情,就足够了。    而那位看出端倪来的嬷嬷,机敏又谨慎,入京前与她说过,决计不会吐露一个字。    段保珊出宫回府,成国公夫人站在府外相应,抱着女儿哭得撕心裂肺。    段保珍站在一旁,瞪着眼睛,看起来凶狠极了。    她当然不是针对姐姐,而是防着有人不开眼。    自打东异平定的消息传回京城,登门贺喜的人很多,也有不少言语之中提及段保珊的。    话里话外,关心这位郡主的前程。    更有国公夫人娘家那儿的亲戚,仗着辈分高、关系也不算远,老娘们讲话一点儿不讲究,说段保珊以后不好嫁了,这几个月怕是夜夜抱着匕首入睡的,往后指不定就“不小心”把新招的仪宾当东异仇人给刺了。    成国公夫人言语上修炼了这么多年,都有章法,没成想最后遇上个这样乱套的,气得脸都红了。    刚巧叫段保珍听见了,提着扫帚就冲了出来,劈头盖脑一顿打,把人赶出门。    反正他们成国公府,老段家的亲都不认了,外祖家又有什么割不了的。    成国公夫人又是难过又是欣慰,劝道:“由着她们说去。”    “姐姐高义,轮得到她们说三道四?”段保珍不答应,“什么不好嫁,嫁什么呀?我担恶名,姐姐担美名,只要哥哥不赶我们出门,我们就守在家里一辈子。”    在她看来,段保珊已经吃了很多苦了,做什么再去旁人家受那些闲言闲语的罪。    至于她段保珍,那是出了名的刺头没规矩,别说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就是反过来“杀敌八百自损一千”都干的,一时间吓得登门的客人只敢说段保珊好话,没有一个再胡言乱语的。    今儿也是如此,段保珍就往府门前一站,那些好好来迎接的人,她都不理,但凡有一个当段保珊的面信口开河的,她照打。    大抵是凶名在外,还真的吓退一些存心看热闹的人,越发显得这场母女团聚感人。    相比起成国公府,程家门外更是人声鼎沸。    内侍捧着圣旨而来,御赐的匾额由人抬着、跟在后头,程家从伯府晋侯府,从开朝时一直悬着的“肃宁伯府”匾额被郑重取下,新的悬上,鞭炮撒了一地红。    程晋之没有跟着去打东异,回京已经有一段时日了,此刻抬头看着簇新的门匾,眼眶极热。    将门子弟披挂生死相搏,为的自然是朝廷百姓,也是为了自家门楣。    哪怕不能添砖加瓦,起码不能让先祖蒙羞。    他们一代又一代的浴血,换来今日荣光,对得起朝廷恩赐,也对得住祖先教导。    肃宁侯带着儿子们进宫谢恩,听圣上激励之语,三呼万岁。    可在圣上没有留意的时候,肃宁侯却把目光落在了圣上身后的书架子上——其中到底哪几卷是圣上心中养心宫的图纸?    这些时日,肃宁侯与蒋慕渊交流颇多,他们还未回京,就先后收到了陶昭仪、孙禛母子的死讯。    饶是肃宁侯这辈子手上沾血无数、大波大浪里走过来了,也被如此讯息震得回不过神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