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9节  (第1/3页)
    照片有些模糊,看不清眉目,依稀只能见到是一个女人,手里拎着李诗情说的大塑料袋,完全没办法从监控里看出里面是不是高压锅。    但那身衣服李诗情和肖鹤云实在太熟悉了。    “是她。”    李诗情点头,“她的衣服我记得。”    “确实是她,用的是全家福超市的袋子。”    小哥也很肯定地说。    “查!立刻去查这个女人的身份,看她和王兴德有什么关系!叫小江申请搜查程序,随时准备出发!”    又过去了一个多小时,痕迹科那边的消息首先传来。    “痕迹科那边已经确认了,爆炸物是在高压锅里!”    没几分钟,调查中年大婶的老张也匆匆赶来,覆在杜警官耳边悄悄说:“老杜,小姑娘说的没错,这妇女有重大嫌疑……”    “她和司机王兴德是夫妻关系!”    第33章 第二十次循环(四)    w市发生的爆炸案, 是一桩骇人听闻的惨案, 伤亡人数之多、产生的社会影响之剧烈, 堪称几年来之最,也因为如此, 无论是社会舆论也好,还是各方对专案组的反复叮嘱也好,都给负责调查此案的专案组带来了极大的压力。    即便没有各方带来的压力, 但凡只要去过爆炸现场、实地勘察过这起爆炸案的惨状的警官, 都会发自内心的想要找到这起爆炸案的真凶和动机。    他/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    他/他们背后是不是有更大的犯罪组织在对着社会安全虎视眈眈?    侦破重大案件, 光靠猜想是不行的, 还要有完整的证据链和人证、物证对他们调查出来的事实进行佐证,寻找证据的过程,往往要花费一段时间。    何况车厢里破坏的如此严重, 整座公交车里更是没有任何人幸存, 爆炸案发生后,连车上发现的尸骨都是残破不堪的,这让案件的调查更是陷入了瓶颈。    但现在, 两个年轻人提供的线索给专案组提供了一个明确的方向, 也有了重大突破, 局面一下子就明朗了起来。    有了方向,取证的过程就会被大大减少。    “老天有眼,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对于这么快找到线索的局面,老张只有这一个想法。    “幸亏两个年轻人一个机警一个聪明, 才给我们带来了这么大的帮助。”    “但是你不觉得他们也太过机警、太过聪明了吗?”    杜警官想起那个青年接过分布图、毫不犹豫就能“默写”出每个人位置的举动,总觉得有些不安。    “寻常人遇见这种事,脑子里不乱成一锅粥就不错了,他却能记得分毫不错。还有那个女孩……”    既然知道有问题的话,为什么不报警?    他没有把自己的不满说出来,但老张能明白。    “我知道你在担心什么,你的担心我也有。但是我的经验,这两个年轻人应该是清白的。一起爆炸案的嫌疑人不会主动去帮助警方、响应警方的传唤,更不会因为车上的乘客伤亡惨重而背上这么重的心理负担。”    老张想起小姑娘被安慰后失声痛哭的样子,心里就难受的不行,“普通人遇见这种事都是自顾不暇,他们还能想到帮助别人,都是些好孩子。何况我们不也都调查过了吗?他们身家清白社交单纯并无案底,并没有成为同谋的动机。”    “这世上总有些偏门的天才,有些反应力极快,有些画面记忆力超强,也许小伙子就是有这种才能的人呢?他既然说平时就喜欢观察车上乘客,在关键时候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