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三十五章 那些年,说不完的事 (第3/4页)
吧,沪州市的周副市长,据说已经到江州了,正在和江州市洽谈摸底,看看是不是江州挖他们的墙角。这个事吧,他可能以为是赵正海和席领导的馊主意,没想过,我纯粹是不喜欢沪州,在沪州呆的无聊而已。华腾公司员工确实很喜欢沪州,但是,我是老板,我的心情最重要,对不对?” “对。”罗玉娟要大大的点个赞,她也是老板啊,海星投资公司的董事长兼ceo,时间过的真快,她以前就是自己炒炒股票而已,混啊混啊,这都混成了业内大姐。 一不留神,居然27了,别说是还没嫁出去,连男友都没找到,空窗期快一年了,最近遇到顾晨,看看对方也没有重续前缘意思,她就更心灰意冷了。 年老色衰啊。 这件事,不管她怎么想,徐腾和陈健是坚决要反对,绝不允许顾晨又和她扯上那种关系,因为这妞根本就不是一个能正常生活,正常结婚生子的女人。 从他们在大一时,在1404宿舍见到这妞,四个人就有定论,这妞不是一般人。 “其实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咱们财团在国内金融产业的布局已经到了某种限度,如果整个财团还想进一步发展,只能是瞄准科技产业。沪州的地价那么高,我们每年要招几千名的博士硕士,怎么安置,人家生活成本是多少,我得给出多少薪水?科研中心还必须和生产中心相联系,还是那句话,地价那么高,我这厂房往哪里安置?”徐腾说了一个很客观的原因,华银财团的制造业中心一直是分成两大板块,珠三角集中在深莞,长三角集中在江州和宁州。 他现在将华腾公司迁回江州,就是要调整财团的战略,从这几年的金融中心向科技中心转变。 “关键的一条,你没说,沪州的土地供应到瓶颈期了,能便宜给你的土地也给的差不多了,江州和宁州的土地供应,还是有很大的余度,特别是江州,对不对?”陈健这话说的特别无情,将徐腾的脸面都扒尽了。 幸好,四个人都是最好的朋友了。 “话不能这么说……当然,你也没说错!”徐腾都不好意思抨击这种低级的想法,好吧,被陈健猜对了,他最近一直在估算沪州的土地储备,说起来还是有不少,但能低价让给他的部分其实很少了。 江州不一样。 当然,这只是所有原因中的一条,毕竟再过五六年,地产业的繁荣期也就要告一段落了。 徐腾是说客观的实话,沪州想要成为科技创新和高科技产业中心,确实是一件很麻烦的事,对华银财团而言,最好的选择就是将金融中心留在沪州,制造业和科技产业分散布置,相对集中在江州、宁州。 造城运动嘛。 徐腾个人的判断,只要华银财团将制造业中心和科研中心安置在江州,未来十年到二十年,江州的gdp增长速度还是会领先于全国。 哪怕是七八年以后,全国都在努力稳增长,江州也不愁增长点。 做为全国范围内的十五个副省级城市之一,江州的成长空间还是很大的,特别是这些年里,江州已经比徐腾预想的要发展的更好更快,整个城市的环境和面貌,人才的充裕率也都是很不错的。 省会啊,终归是有省会城市的优势,而且是在长江经济带的咽喉位置,承前启后,东接华东六省一市,西接华中地区。 明年高铁通了之后,到沪州也就是一个半小时的路程。 不错! 徐腾不排除这个决定包含着太多感情因素,但这也是他对利益的重大抉择,对他来说,这是他的人生中一个很关键的时刻,赚够钱了,要开始搞建设了。 他这些年一直在讲工业3.0,讲真话,真正做到的并不多,他现在就准备一项一项的做到位。 四个人喝着一瓶干邑,聊着现在,聊着过去,生活也好,工作也罢,即便是他们也有诸多不开心的地方,朋友们聚在一起,说一说,感觉特别开心,一下子就轻松许多。 这会儿,韩黛打了电话过来,说是柳俊生和苏皖过来了。 “他们怎么来了?”徐腾不理解,如果是碰巧,那也太巧了吧,他看向陈健,以为是陈健喊的。 “我喊的。”顾晨先承认了,“好久没见了,顺道见一面。” “哦,那也好啊,正好见一见,不过,柳俊生现在还生我的气呢,小半年没接我电话了。”徐腾哈哈一笑,自我解嘲,这件事,他做的确实不厚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