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途遗祸_第1132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132节 (第3/3页)

而,原十一郎为了复仇,也是很谨慎的。想要在短时间内查到隐秘,并不现实。所以墨鸦还是把注意力转回了甄婉秋的身上。

    水馨之前也提到过“水组”的事情,猜测组织会培养一些有才有貌的凡人女子,进入儒门那些官员的后院。

    墨鸦也是照着这个思路查了下去。

    甄婉秋的母亲是李府的不得宠庶女,亲生的外祖母是一个作妖的妾室,乃是李府实质上的家生子,男主人身边的贴身婢女。短暂的调查中,都没有什么问题。

    但是,墨鸦查到,甄婉秋在甄家的时候,从小就被忽视。虽是主母所出,本质上却是与一个妾室更为亲近。还因此被送到别庄去住过两年。

    再问那个妾室,就知道了一个地方

    “红袖书塾”。

    红袖书塾并非是教导天目,以男子为主的书院。相反,这是一种面向普通女子的书塾。传言说尚未考证成功当年林云瑞之子,华国第一代皇帝希望能为林家开枝散叶(林氏宗室泛滥的起点),曾经广纳后宫。非但有不少儒修后人,功臣遗孤之类,还有一些在第一代儒修的教导下读书识字的美人。

    那时候做皇帝的坏处还没有显现出来,这位皇帝生的孩子是不少,但可想而知,死的也不少,还有一些女子,在后宫中永远失去了生育能力。

    华太宗因此在二十多年之后又解散了自己的后宫。很多失去了自己的孩子,或者没有生育孩子的女子,都得到了大笔的遣散费用。这也是华明两国“遣妾”的开端。这些被遣散的女子,大半都依然有生子的能力,很多人带着遣散费嫁人了。那时候毕竟还是需要大力发展人口的时候。

    但是,华太宗遣散的妾室,和跟风遣散妾室的大臣遣散的妾室之中,却有那么十来个孤女或者平民出身的女子并没有嫁人,反而是设立了“红袖书塾”。

    专门为没有修仙资质的平民女子和寒门女子提供教育。让这些女孩子有上升的渠道。

    第1231章 红袖书塾,山海殿前

    凭良心讲,红袖书塾这个存在,几乎和白鹿书院之外的书院,都有着相同长短的历史。且是相当正规的书塾,绝非青楼一流。

    在修炼方面,有好几种养生健身的功法可以选,其他方面,君子六艺一样不拉。此外,绣工、制衣、厨艺……这一类的东西都有教导。在深度、精度方面当然比不上儒修的学院,但要说教学范围,其实比儒家书院还广一些。教材也很正规。

    ——墨鸦就查过了,可以保证,至少曲城的那家“天南道总院”,并没有任何“如何讨好男人”这一类的课程。

    甚至连收费都不能说不合理。

    初级课程就起个启蒙、打基础、确认爱好天赋的作用,束侑很低,城市里的平民家庭都可以承担——只要父亲有一份工作。

    中级以上的课程,按课程收费。想要将琴棋书画诗酒茶,算术驾御等等全部学全,费用当然十分高昂。但选择一两种精修,同样是平民家庭有可能负担得起的。学院的食宿费用,也并不昂贵。

    可以说,按照喜好和天赋好好的学习一两门课程,学成之后,也就不用将整个人生,都依附到男人身上了。

    绣娘、裁缝、账房、老板娘……甚至是衙门的吏员,都可以胜任!

    然而,红袖书塾开了几百年,结果是……

    当然有一部分女性,因为在红袖书塾的学习,获得了经济独立,或者在婚姻中有了更大的自由和选择权。衙门的吏员,除了从剑道门派中出来的,也确实几乎全都是红袖书塾的学子。

    但在世人,尤其是世家女子的眼中,红袖书塾却依然是“很不正经”的地方。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