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的黑科技时代_第264章 被捕获的电子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64章 被捕获的电子 (第2/2页)

没有说话,微核电池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已经达到了自己的要求。

    “碳化硅结构折叠还需要多长时间?”萧铭关心的这个问题。

    “折叠需要在高压环境下完成,目前设备还在生产之中,可能还需要一段时间。”

    徐利民下军令状“再给我几个月,在六月之前,我一定将微核电池完整的做出来。”

    萧铭说道“老徐啊,这事也不要太着急,注意质量和安,你让电池再跑跑。”

    萧铭在乎的还是电池的能够提供的最大功率。

    徐利民说道“我们现在以标准尺寸去测试。”

    标准测试就是用10ct大小碳14(重量约002g)微核电池在单位时间提供的最大能量。

    这一次就没有用笔记本电脑,而是让电池形成了简单的回路,用电阻发热耗能。

    实验室得出数据为标准大小的微核电池,能够提供的最大电流为一万毫安,额定电压为3v到15v。

    如此性能的电池可以满足目前市面上所有移动设备的运行,也可以像松下电池那样形成电池组为电动汽车供电。

    如果实验室在碳化硅晶体折叠上做文章,电池的性能还会更好。

    按照微核电池的设计原理,采用c14作为原料主要原因就是辐射指数低,相当安,不用使用笨重的防辐射装置。

    微核电池的原料也是可以替换的,如果在汽车、航天器等领域,拥有足够空间和足够载重时,微核电池的原材料可以更换为更高效的镍63等。

    萧铭说道“老徐,不是想竞争一下诺贝尔物理学奖吗?这个荣誉可没有夏国人获得过,即便有那也是已经移民的华人。”

    徐利民怦然心动,他当然记得这件事,在实验的过程中他严格按照规则进行记录,他的团队也在不断的完善微核电池的论文。

    用碳化硅半导体材料的“色心”(电坑)俘获电子是物理学的难题,,在碳化硅上雕刻电路,这些都是球微核物理的难题,将碳化硅材料进行折叠后,将c14辐射的电子部捕获,这也是微核物理的难题。

    三个难题部被盘古科技攻克以后,带来的是能源行业的变革,如果这都无法拿到诺奖,那诺奖还真的是名不副实。

    大部分诺奖只是发现性研究,而盘古科技的不仅是发现性研究还是应用型研究!

    “我想的是等碳化硅的折叠实验完成后才给你说这件事。”徐利民心中还是想啊,忍不住说道。

    “不用等了。我们只要有理论性研究成果就可以试试。另外,碳化硅材料折叠俘获电子技术我们不是没有,只是没有进行实际试验,这点不用过于在意。”

    萧铭说道“你先把论文给我看看,有些细节的地方团队的人可能不太能够把握。”

    操作和将操作形成理论化的文字,年轻的研究人员们还不能完满足萧铭的要求。

    “我看了后你就可以直接发表了,也让世界认识一下盘古科技,让大家认识一下夏国的物理水平。”

    徐利民怦然心动说道“我这就去办。”

    。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