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剑出衡山 第11节 (第2/2页)
这是衡阳城,不仅有明面上的官府,还有大大小小帮会门派。” “外来势力若在衡阳城内做下大案,本地江湖人的面子朝哪搁。” “寻常绿林劫镖抢匪,远没这么大胆量。” 这些要害赵荣也考虑到一些,但身在局内,难免两眼浑浊。 看向老人家那双清明有神的眼眸,赵荣恭敬问道:“爷爷,你可是看出什么了?” “我老眼昏花,哪能看出什么。” “不过.” 赵福看了一眼屋檐前的雨帘,低声道:“有个人应该知道一些内情。” “谁?” “包大潼。” 听到这个名字赵荣微微一愣,“为什么是他?” “因为他有一个儿子。” “包大潼能把你介绍给长瑞镖局,那用这份人情将他的儿子安排进去不是难事,没这么做,肯定有他的原因,他不放心将儿子送进去。” “荣儿,你能进入镖局多亏包馆主引荐,现在一月有余,理当登门感谢。” “爷爷,孩儿正该如此。” 赵荣若有所思,看向继续修补渔网的老人家。 姜还是老的辣呀。 晚间到赵木生家中做客,也就几步路,赵荣在饭后将他拉到一边,叮嘱一些出船的事。 赵荣年纪虽小,但在赵家坞年轻一代中最有威望。 除了练出武艺外,脑袋也是最灵光的。 若非另有前途,必然是赵家坞下一代船老大。 之后,又有几位青壮寻到赵木生家中,赵荣便说一些镖局的事满足他们的好奇心,江湖八卦也能让打渔汉子们如痴如醉,面露向往之色。 大伙的思想有所转变,之前对赵荣习武褒贬不一。 一来练武需要补充肉食,壮补气血,花销颇大,赵爷爷作为船老大,也几乎只剩下棺材本。 二来嘛. 江湖中人打打杀杀,有武壮胆便容易掺和其中,不见得是好事。 往常会有人说“打渔人练一身武艺作甚?”,现在倒没这种声音了,短短两年多时间,大家在赵荣身上认识到之前目光短浅。 殊不知. 赵荣乃是特例中的特例。 于是,赵家坞青壮一代,也有人开始练武打拳。 今晚小荣哥有空,其中几位青年特来请教拳法,在他面前演练。 赵荣见他们兴致高,打了几遍通背拳,当是消食。 这套通背拳来自包大潼,但就是包馆主来了,也得竖起大拇指叫好,赵荣早就青出于蓝胜于蓝。常言道:“出来混,要有势力,有背景。” 若赵家坞真出了几个有练武天赋的,赵荣定是开心的。 这年头不仅要懂得搞战力,还要有发展公会的意识。 为什么日月神教势大? 算上分部与劳务派遣的教众,足有三四万人,这样的大教自然是江湖上的庞然大物。 …… 翌日,秋雨暂歇。 赵荣登门铁拳武馆,在练武的院子里,他见到了一个光着膀子正在练拳的青年。 “荣哥。” 包不颠比赵荣大好几岁,平常最多喊“荣兄弟”,今天叫一声“荣哥”竟一点也不拗口,反倒是满面春风,披上褂子笑吟吟迎了上来。 “少馆主,几日不见,拳术大有精进啊。” “哪里哪里.” “荣哥太见外了,叫我不颠就好,往日爹总让我向你学习,至今还差得远呢。” 月余不见,包不颠言谈举止变化颇大,极为客气地将他迎到会客静室,奉上茶水。 赵荣把带来的礼物放到一边,开门见山: “包馆主可在。” “今日特来拜谢,承蒙当日举荐之恩。” 闻言,包不颠干脆摇头。 “我爹去了宝庆府会武馆同道去了,等几日才得回返。”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