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剑出衡山 第61节 (第2/2页)
应诺。 “剑法一道,舒之幎于六合,卷之不盈一握。尤其是本派剑法,需得多悟。如何悟?排外魔而静心,兽以之走,鸟以之飞,日月以之明。” “道理为师说过很多次,你们须得三省。” 莫大先生徐徐教诲: “应如你们师兄这般,练剑练剑,心无杂念。” “是~!”众弟子再度应诺。 跟着,他们又朝赵荣的方向拱手一礼,再次口称“师兄”。 这一次“师兄”,可比先前喊得那一声要干脆诚恳。 三师兄席木枢朝听风台上的少年仔细瞧了几眼,而后微微摇头,眼神平静下来,与旁边全子举师弟一道作揖。 赵荣回敬一礼。 莫大先生含笑观望。 掌门一脉,正在发生一些变化。 第59章 阳春白雪 气横东南动光彩,泰山风雪衡山烟。 临晚时风愈紧,赵荣依阑藏剑阁外的方形单檐歇山顶亭,极目远眺见远山烟岚杂沓,霞光散乱,山头在云雾中如幻灯一般一起变灭。 掌门一脉众弟子从听风阁散去逾大半时辰,赵荣一刻没闲着。 藏剑阁是莫大给他安排的门派办事处。 此地几近门派驻地最深,没掌门点名就连内门弟子也不准入。 门派收集的武学典籍、江湖秘辛、剑谱刀谱、奇门杂术、经学药理、心法内功、宗门秘史.等等都集中在这里。 缺乏打理,一些角落中的典籍蒙了一层拇指厚的灰,赵荣起初还以为是上下卷,等他拿起来一抖老灰时,着实吓了一跳。 这比他抛出去的石灰还狠。 严重怀疑积灰上是不是有太太太太师父的指印。 当然,也能找到一尘不染的典籍。 比如 老蔡的《秋月照茅亭》、小蔡的《小胡笳》、贺若弼的《石博金》、还有老徐家一门四代皆琴师,留下的《紫霞洞琴谱》. 但凡是与音乐艺术有关的典籍,一个比一个保存的好。 瞧瞧,这就叫音乐世家。 就问问武林诸位同道,咱衡山派论艺术,声音他大不大? 门派内充斥着阳春白雪,一股股艺术气息着实‘惊艳’了赵荣,让他更没想到的是,自打接触卢世来给他的《谢琳太古遗音》后,翻开这些曲谱,竟然能看得下去。 而且 还颇为沉浸。 惊得他赶忙合上曲谱,左看右看,直从藏剑阁中跑到外面的亭子。 糟糕,我也染上了? 瞧着远山烟霞,将杂乱思绪晃出脑袋。 一直沉迷搞艺术可不行。 当今江湖门派林立,私斗频繁乌烟瘴气,弱肉强食。 五岳剑派明争暗斗不歇,与黑木崖上的魔教势同水火,称雄武林上百年的少林武当虽不及鼎盛,但他们尽知天下秘事。 两派明面无为而治不染是非,实则见江湖争斗厮杀乐得幕后看戏。 衡山派底子太薄,抗拿捏能力在五岳中属于最差一档。 既是五岳剑派之一,身在局中想把头朝后一缩是不可能。 若是让左冷禅五岳并派的计谋得逞,照样要被他绑上战车,卷入铲除魔教、吞武当、并少林的大漩涡当中。 赵荣踱着步子。 他以亲传大师兄的角度去考虑门派上下一系列棘手问题。 这很有挑战,但他同样满怀激情。 天将黑未黑时,全子举、冯巧云一道来到藏剑阁外,莫大给予赵荣极高的话语权,他可以领人进入阁内。 “我有好些时日没进藏剑阁了,得师兄的便宜。”冯巧云年近四十,在掌门一脉中的地位比二师兄程明义还高。 江湖看履历,更看功夫。 她无需像程师兄那般与外门师弟们相熟,只需钻研武学,照样没人敢小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