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剑出衡山 第63节 (第2/2页)
衡山派的高手,谁没一手琴萧艺能? “另外,应该还有一块小心病” “就在你们赤狼帮身上。” 尚玉康闻声沉吟,额头青筋控制不住得跳动,恨不得把巫锡类拉出来鞭尸。 他的呼吸都放低缓了。 老棋手换成了小棋手,下棋的人变了。 赤狼帮.绝不能沦为大师兄的弃子! 第61章 镇岳 寅时才过半,藏剑阁外的单檐歇山顶亭上遥挂残月。 雾阻清光,于是一盏孤灯一张炕桌伴在早醒的赵荣手侧,青灯黄卷,不似武林少侠,倒有些朱墨烂然的文人模样。 心中挂念的事一多,清梦自被搅扰。 有道是谛修心法藏气于内,练剑悟剑乃是清课,横炼筋肉才算磨人。 武林中人若想外功大成,需痛苦熬练极长时间。 凡颖悟绝伦之辈都会重心法内功,稍辅外功。 然资质平平乃绝大多数。 对武学痴迷又天资匮乏者,无奈只能走这条道路,气感难寻修行内功当真是难于登天。 见多了江湖武人的窘境,赵荣庆幸自己天赋不差,还有一枚神奇的吊坠。 调皮的风压弯了火光的腰肢,逼得一灯如豆,又体贴地翻动着他手中的门派核心内功《镇岳诀》。 穷极口腹,反觉多累。 这道理他懂,研究这部心法的目的是为了吸纳其中精要。 倏忽间,赵荣耳朵微动,不由朝阁楼外瞧去。 今晨风雾何佳哉,月下老翁提剑来。 四下清光,莫大先生轻身一跃上到亭中,潇洒的身法看得赵荣艳羡,他还处于练梅花桩阶段,差得远呢。 “鸡还没叫,师父今日怎来得这般早?” “徒儿在想什么,为师就在想什么。” 莫大先生回了一句,一老一少同时看向安仁方向,冯巧云他们还没有消息传来。 “镇岳诀如何?”莫大见他合上秘籍,出声询问。 赵荣沉吟几秒: “嗯,镇岳诀中正平和,钩稽心境。 所谓闲中好,尘务不萦心。坐对当窗木,看移三面阴。 难怪冯师妹的内功修为超过其他内门弟子,盖因性情与此功相合。” 莫大察觉他眉色舒展,说这话时像是若有所悟。 果然 “尘事无劳,庸事不扰,闲适自安。有了这份心境,才合乎镇岳诀要义。 师父的功力一定远强过两位师叔,从内功心法上便见端倪。” 这话肯定是拍马屁,但又借着阐释内功精要的由头丝滑而出,直让莫大先生又想笑,又想说句‘你啊你’,脸上那淡淡的愁容都消失了。 “欲淡则心静,心静则理见。” 莫大先生点着头,继续道:“为求心境,多有衡山弟子在高山流水、风云月露、阳春白雪中找寻,以此陶冶情操,去欲沉心。” 赵荣愕然。 原来艺术发源点在这啊。 一声悠扬婉转的悲调响起,莫大拨动胡琴弹一段小调,带着一丝伤怀道:“可是,多有弟子沉浸其中,忘了过犹不及的道理。” 赵荣微微颔首,突然问道:“师父对弟子的内功感兴趣吗?” 莫大胡子一翘,微瞪了他一眼。 “你这小子,黄土都快盖住为师的脖子了,还能觊觎你的心法?如果此时为师得到了天下第一的武学,肯定也是拿来给你练。” 赵荣被教训一句,有点委屈, “师父恁倾囊相授,每日带着徒儿闻鸡起舞,徒儿只想敬点孝心。” 老人家一偏头,脸上涌现欣慰之色。 又叮嘱道:“你这内功莫要外传,有旁人问起便说为师传授,我总觉得有点像少林内功,若是以后碰见少林的人,你就挑一些好听的说.” “比如什么‘天下武功出少林’,‘在下武功低微远不及少林绝学’之类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