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70节 (第1/2页)
这也是他们早从衡阳出发的原因。 “师父,时间过得真快,转眼又入了秋。” 莫大先生捋须点头。 风中秋蓼,褪了青葱,穗花红暗,一派凄凄。这堤岸杨柳减翠色,长条细细光秃秃。 渡口边行人来去,别离之愁,今古悠悠。 如此萧瑟景象,再朝高克新的坛子一瞧,可不就落了个伤怀盈眶嘛。 “南师弟,这才下船,人还跟着水波晃荡呢,脚下可要踩实了。” “师兄放心,高师叔很好,”南善时倒是有点孝心,一路将骨灰坛子擦得干干净净。 小掌门暗自坏笑。 这坛子里面的灰是他们从白马废墟随便装回来的,有没有高克新还不知道呢。 但多半有魔教贼人的。 若被葬在嵩山祖地,估计得把祖宗们气得掀开棺材板。 “让让,劳烦让让” 在城门口微微发愣的南善时朝旁退了退。 一个青年女子骑在马上,戴着帷帽,帷长至腰,看不清面容。 还有一个约莫三十岁的男子坐在两人抬的肩舆上,他双眸浑浊,像是个瞎子。 前方有两名携剑人开道。 一人牵马,马旁站着两名带刀护卫。马后还有六人,一人背笠防止下雨,一人扛茶床,一人背交椅。 还有三人拎食盒,挑灶及餐具箱货。 围着青年女子的人均裹幞头,圆领窄袖襦,裤扎膝下,便于行走。 想必是本地大户,秋游回来的。 这些人步伐稳健,都是练家子。 “那是谁?” 渡口有人回应道:“风家的三公子风满楼啊,那马上是他夫人水秀云。” “他二人恩爱得很,叫人羡慕。” 赵荣耳听八方,听到二人名姓时微微一怔,朝他们消失的方向多看了几眼。 “走吧,先进城找个地方吃饭。” 裕溪渡口相当热闹, 此地靠着庐州,又与金陵相近,人烟繁华,游人如织。 衡山派在衡州府走到哪里都能被人认出来,可江城这边,似他们这种青衣执剑打扮的江湖人数不胜数。 沿江之地帮派众多,门派林立。 他们十人进城,别人一眼扫过也懒得多看。 唯有本地把头最热情:“诸位朋友,可要引路?” 赵荣摆了摆手,谢绝了。 把头有好有坏,有的专做引路生意,有的则把你带入黑店。 他们才下船,本地把头眼尖得很,岂能瞧不出是生客? 虽不怕麻烦,却不想添麻烦。 赵荣走在花岗石板的街道上,见到两边皆是青砖黛瓦楼房,清一色徽派风格。 又见商店铺肆,鳞次栉比,是真正的商贾辐辏地。 走进一家三层客栈,在店小二的吆喝声中,他们坐上二楼靠窗两张桌子。 点好饭菜正等待, 莫大先生闭目养神,赵荣则是东看西瞧,觉着什么都新鲜。 江南之地的人自然会玩。 客栈天井院中,几位打扮素雅的美貌女子正哼唱小调。 还有一位中年男人戴着高桶东坡巾,穿道衣,云头履,一派名士打扮。 然而. 他却是在作画,将哼唱小调的美貌女子描摹在画中。 只不过放浪形骸,画中人衣衫更显单薄,叫什么《薄纱藏趣图》。 竟然很好卖. 赵荣瞧了盏茶时间,只不过是欣赏这人的笔法。 忽然,莫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