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此第661章 两将守门消疾 一判添笔延寿 (第2/2页)
言托孤之意。 众臣皆泣,独魏征伏首与太宗言“陛下勿忧,臣有一方,可保陛下益寿延年,可屏群臣,听臣之言。” 太宗令众退,独留征在侧。 征言“陛下尚记崔玨否?” “其曾在太上皇身前任事。朕犹记之,其任礼部侍郎之职,政绩甚优。卿何言其?与朕之疾相关乎?” 征言“崔玨现在幽冥任职,司吏判官,掌文书,秉考核,实阎王驾下之得力者。臣有一书,付于陛下。陛下可赍此书,赴幽冥交于崔玨。其念太上皇与陛下之恩,思臣曩昔旧谊,必可令陛下去而复返,必不至令陛下久留他界。” 征言毕,袖中出一书,交于太宗,退。 太宗视其书,上写叙情之言,付托之意。 视毕,太宗觉神情恍惚,口不能言,俄顷瞑然而逝。 征言于众,莫将太宗殓,守之则可,。不逾日,太宗必可还阳复生。 众大异,然有侍者佐证,亦不妄作,而遵魏征之言守之。 太宗瞑然而逝,只觉身入另个世界,渺茫悠远,黄沙迷雾,惨声连连。 太宗知已入幽冥界,视前有铁围城,中有魂魄无数,皆惨呼叫号,不忍听闻。 又见若牛头者,马面者,执索而牵,亦有魂魄无数。 太宗趋前,忽有魂魄阻之,言“李世民,你今日亦到此,识我否?” 太宗视之,不识,但见其披发褴褛,状甚狰恶,胸前大洞,若枪刺者,前后洞穿。 太宗思之,其似阵前为已所诛者,然实不记其人为何者。 “汝莫怨,朕若返阳,必为尔等超度,助尔等脱此苦厄而入福界。” 此魂魄闻之,言太宗“汝到此间,尚言返阳?妄矣,妄矣。” 正言间,有使者至,言太宗“唐王莫惧,我受崔判令,请王俱行。” 太宗随使者,至阎罗殿内,有判官崔玨早待之。 太宗入,崔玨迎,言“陛下驾到,崔玨有礼。” “此非世间,不须多礼。” “请陛下移步,上座稍歇。” 太宗坐,崔玨拿生死薄视之,至太宗之殁时,上记“大唐贞观一十三年。” 崔判视侧无鬼卒,阎王亦未到,遂取浓墨饱蘸毫端,于“一”字上加了两笔。 再视之,则已是“大唐贞观三十三年”矣。 崔判此为,太宗延寿二十载。 崔判方将生死薄放于库内,阎王至,见太宗,而问崔判“唐王之寿实已到乎?” 崔判言“取薄王可视之。” 阎王视薄,知唐王尚有二十载阳寿,言“此亦差者所误,可送唐王返阳,弥此谬误。” 崔判言“不若由下使,于唐王游此界一遭,可否?” 太宗许之。 崔判与太宗出殿,游于幽冥,前至背阴山,崎岖难行而黑雾罩之。 太宗惧不能行,言“似此山者,怎得攀之?” 崔判言“无碍,臣自可领陛下越此山。” 山上无草,涧中无溪,洞内无云,岭上无鸟。山中遍布者,似刃般石,若铁者岩。 幽壑深涧,尽藏魂魄,岭上洞内,皆是野鬼。阴风阵阵,阴云暗暗,阴气森森,甚怖。 若非崔判前引,太宗无越之之力。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