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大宋_风雨大宋 第99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风雨大宋 第99节 (第4/5页)

开垦农田,不只是新开的农田可以产粮米,发到百姓手中的钱他们总要花掉。要花掉便就有各种交易,官府便就要收税,钱便就在这流通的过程中又回到官府的手中来。如此做才是钱的本意,存在库里有什么意思?水银、朱砂、矾等等货物,在火山军交易不易,换成现钱,便就有用许多。”

    程文礼道:“若是如此,郑相公怎么又会把我们的货物收到并州去?”

    “并州是大地方,这些货物到了那里,卖掉容易。那里诸般行业齐全,不管是设场发卖,还是科配给本城商行,都从容许多。而且大通监制的新铁钱,大多运到并州,那里不缺钱的。”

    程文礼摇了摇头,虽然杜中宵说得有道理,他却总觉得心里不踏实。军资库里有存货,他们这些官员便就心里有底,关键时候有底牌。至于难以交易并不需要担心,城里的商人是干什么的?关键时候,强行卖给他们就行。朝廷鼓励经商,藏富于民,不就是为了这个目的吗?这是大宋的惯例,每到官府缺钱的时候,便就是商户们为国尽忠的时候,要用各种名目献出钱来。

    两人在这个问题上认识不同,便不再多谈。

    程文礼道:“看看就到秋天,要安排军兵百姓挖柴胡。这是本军一大进项,也是贡品,可不能够耽误了。现在人力都在北边垦田,只怕耽误此事,知军要早些打算。”

    杜中宵道:“不必了,民间百姓都有赋额,这是少不了的。除此之外,可安排设场收买,不然我们换那么多现钱回来有什么用?柴胡一物,不只是此地盛产,附近州军,甚至蕃地也产不少,价钱必然不会太高。我们用钱买,百姓就会卖力挖此物,只有商人贩运,不至亏了本钱。”

    听着杜中宵的话,程文礼有些肝颤。自己这位新上司做事太过有魄力了,军资库的货物换钱,衙门一举一动就花钱,过于大手大脚了。柴胡是本地土产,以前的主官哪个肯花钱去买?那东西漫山遍野,只要安排厢军,征调百姓,到处去挖就好。到火山军来的商人,贩的主要是北边蕃部的土产,柴胡这种河东路好多都产的药材,谁会跑到这穷乡僻壤的地方来买?往年火山军都是借着上贡的机会,衙门跟着贩运一些,还多是官员私货,并没有什么进项。

    看程文礼的神情,杜中宵就知道他和自己想不到一起去,对他道:“推官,所谓无商不富,衙门要想有钱,治下必然商业繁荣。我们这里地近北虏,有榷场,正是招揽商人的好地方。特别是现在契丹和党项都对朝廷防范得紧,好多货物不卖与我们,火山军正处在他们的夹缝中,有许多文章可做。等到我们开垦出农田,地方繁荣起来,到时与北边市马,还怕没有商人来吗?”

    这才是火山军最大的优势,与党项一战之后,契丹和党项两国对大宋封锁战略物资。整个北方,除了秦州一带与吐蕃接壤,就只剩下火山军这一带狭窄的地方,因为一些小蕃部的存在,还能够做一些敏感生意。有这一个长处不利用,地方怎么发展得起来?

    第61章 心惊肉跳

    七月流火,炎热的六月过去,天气便一天一天凉了。这些日子杜中宵大多待在军城,处理历年积压政务,把政事理顺。前几任知军都是武将出身,不识字的都有好几个,政事粗疏,留下不少隐患,连户籍都不清楚。杜中宵用近一个月的时间,理清了各种账簿案籍。

    火山军百姓人户不过三千,在前世,就是一个大一些的村子,又能有多少事情?难的地方,无非是地近边地,治下有弓箭手,有乡兵,有普通百姓,有汉民,有蕃民,条目杂乱而已。

    城南,董林看着前面不远处的军城,不由得泪如雨下:“天可怜见,数十日奔波,可算是平安回来了!这一路上若有个闪失,我一条性命算什么,怕是要阖家遭难!”

    说完,对身后的数十个挑夫道:“前面就是军城,诸位加一把劲,把货物运进城里,我请你们喝酒吃肉!这里虽然地方偏僻,却有好酒,有上好的羊肉!”

    一个挑夫抹了把汗道:“员外贩运这么多货物,此次必然赚得狠了,小老儿也赚个口滑。”

    一众挑夫都笑了起来,纷纷奉承董林,气氛登时活泼许多。

    董林连连摇头,有苦说不出来,只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