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风雨大宋 第139节 (第4/4页)
屡败,未有一城之地。只到有诸葛丞相辅佐,才先得荆州,再取益州,有了基业。我们兄弟,现在就缺一个如诸葛丞相的人。没有这样一个人主持大局,难以开创基业。” 张峦道:“依哥哥看来,谁是现在的诸葛丞相?” 潘方净道:“现在知大名府的贾昌朝相公,饱读诗书,其学问天下谁人不知?他以学问知名,数十年间,都给当今官家讲读经史。若得他相助,可成大事!” 对面的卜吉笑道:“这位贾相公倒是做个宰相,只怕没有卧龙之才。他经史学问好,兵书只怕没读过几本,不会行军打仗,要来何用!” 潘方净道:“话不是如此说。这些读书人,胸中藏有天下事,人家一句话,顶得上我们绞尽脑汁苦思无数时日。不说前朝,就是本朝太祖开国,也是多亏手下有赵普这个掌书记。你不听人说,大宋立国许多年,太后都不喊赵普的名字,称其为书记。一直到太宗皇帝,都说书记要全力辅佐,不要跟自己家的孩子记较。可想而知,要成大事,手下必有这种读书人。” 高居上座的王则,见潘方净坚持,对他道:“兄弟,即使如你说的,又如何招揽贾相公?” 潘方净道:“我等举事,上迎天机,下合民心,大事必成。只要我面见贾相公,向他说破天机,似他这种人物,自然知道该追随真命天子。” 卜吉嘻笑着问:“若是贾相公不晓天机,把兄弟抓了严刑拷打,泄了我们的机密怎么办?” 潘方净勃然道:“我自怀利刃,贾相公若不知天机,可见不是我们找的人,一刀杀了他便罢了。如果刺他不死,我便了结自己,不误大事!” 见潘方净大意凛然,说得认真,其他人都默不作声。 第9章 铸门炮吧 孙然与儿子和几个徒弟一起,小心拽着绞架上的铁索,慢慢把模芯起了出来。整个过程孙然屏心静气,小心翼翼,大气都不敢出。 这个绞架,是为了配合铸钟,杜中宵专门指挥人特制的,有防倒滑功能,就是后世的油葫芦,小型的人力手动起重机械。其中的核心,是棘轮配合铁链,防止倒滑发生事故。 由于铸造的芯模很重,起芯的时候一旦掉落,就会造成不可避免的损失,可能导致铸造失败。有了这个绞架,孙然才敢带这么几个人起芯,不然一定要特别小心,采取其他更复杂的办法。 模芯起了出来,孙然急不可耐地跳到钟里,四处小心观看,敲敲打打,听传出来的声音。打了很长时间,才从里面扑出来,长出了一口气:“天可怜见,一次成功,甚是侥幸。” 杜中宵走上前,看了看还被泥土包裹住的大钟,道:“看这样子,铸起来也并不难,哪里像你先前说的那么邪乎?什么芯模就要准备数月,那一年才能铸几件?” 孙然苦笑:“官人,依你吩咐,似这般不等芯模干透便就开铸,这模用一次就废了。你看,起出来的芯模到处裂纹,不小心一碰就碎。再者,如此铸出来的,钟里面凹凸不平,打磨要花更多时间。” 杜中宵道:“慈源寺只要一口钟,你这芯模还要用几次?至打磨费事一些,多找些人就是了。” 孙然摇了摇头:“官人,铜钟不比其他铜器,要求各外精良。若是厚薄不匀,有突起之处,声音便不清脆,寺里怎么会收?现在这钟厚薄大致均匀,不必过分修饰,已是难得。” 杜中宵也知道这个道理,不过他在相州最多待到年底,到了腊月肯定要走的,哪里有时间让孙然慢条斯理地准备。铸完了钟,还要铸炮,时间不多。 铸造铜钟,最难的是制造里面的芯模,以泥和木架为主,配料极为复杂。制造的时候工艺要求非常高,最后成品如何,这一步极为关键。芯模制好之后,应该长时间阴干,一般要数月时间。如此精心制造的芯模,才能保证成品的完好,而且可以多次利用。第二才是铸造用铜的比例调配,冶炼时精心掌握手火候,从哪里先铸,哪里后铸,结构不允许,不得不分段铸造,也要长时间的经验积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