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大宋_风雨大宋 第231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风雨大宋 第231节 (第2/4页)

人中,刘淮最重要,杜中宵亲自定的军功第一,让许多人发愁。

    一场大战,外面宋军的死伤人数,还没有城中因为内乱死的人多。刘淮在关键时候,把这座军城守住,没有让契丹人进来,避免了无数的意外。仗打成这样,跟刘淮的关系非常大。

    阵亡的最高级别将领,竟然是死在自己人手里,让杜中宵非常不舒服。胜利的喜悦,被这件事冲淡了许多。这是当年自己建起来的城池,没想到几年时间就沦落到这步田地。

    正在这时,一个亲兵进来,叉手道:“报,城外两个契丹人,说是契丹皇太弟耶律重元使节!”

    杜中宵听了,道:“让他们进城,前来见我。”

    亲兵出去,杜中宵对石全彬道:“契丹人撑不住了,这是来求和了。”

    石全彬奇道:“他们大部都已经退走,死伤不过数千人,逃了为什么来求和?”

    杜中宵笑着道:“近万大军,一天怎么过得了黄河?再过一两天,契丹大军才能到黄河岸边。耶律重元逃的时候,可没能带走军粮,后面数千骑兵跟着,跑得了他!——团练,我们去见见契丹人。”

    说完,长身而起,与石全彬一起,到前面正堂去。

    正堂坐定,不多时,卫士领了两个契丹使节进来。一人契丹装束,一人汉人装束,正是契丹传统。

    两人上前,契丹装束的人拱手:“奉国节度使萧良德、卫尉卿陆孚,奉本国皇太弟命,来见将军。”

    杜中宵没有起身,拱手道:“天章阁待制、河东路经略副使、管勾六州兵马杜中宵。来呀,给两位使节设座,上茶。”

    两人落座,萧良德道:“原来是杜待制,大王命我等问好。”

    杜中宵道:“有心了。两位前来,不知带了贵国皇太弟的什么话?”

    萧良德道:“此次两军战于唐龙镇,一切皆因守将俞景阳而起。他派人告诉大王,此地原是党项所属,不久前党项向本朝称臣,划此地为本朝之地。俞景阳听闻,欲将此地献于大王,致有今日。”

    杜中宵道:“这些话不说也罢。此地归属明白,来家本就是宋臣,这里又有大宋兵马,岂有归属党项的道理?此战是你们侵宋地,最后被赶走,是非清楚明白,不必再说其他的了。最后两国如何,自有朝廷与你们理论。我奉命守城,如此而已。”

    肃良德面色有些尴尬,不再说话。打赢了,什么都是借口,打输了,借口只是自取其辱。

    陆孚道:“待制如此说,我们也无话可说,便先搁置此事如何?”

    杜中宵道:“我是奉命守城,其余的两位不必跟我说,自有朝廷处置,没什么好搁置的。你们要议论此事的是非曲直,我派人送你们去并州,自有韩相公在那里跟你们理论。”

    陆孚忙道:“是,是,待制说的是。今日来,不议那些。皇太弟欲说的,此战多有误会,以后说清误会就是。既然战事已经结束,待制何必派兵蹑我大军之后?”

    杜中宵听了就笑:“那你回去告诉耶律大王,这里城是大宋的城,地是大宋的地,他带数万大军入宋地攻宋城,岂有大宋不闻不问的道理?他现在还带着大军留在宋地,我不派军监视,如何向朝廷交待?”

    陆孚道:“怕只怕,待制不只是派人监视,而是等我军师老兵疲,再起战端。”

    杜中宵道:“在大宋境土,我派兵歼灭来犯之敌,还要问问你们愿意不愿意吗?!”

    说到这里,声色俱厉,看着萧良德和陆孚两人。

    两人不由心惊,互相看了一眼,一时没有说话。契丹派人使宋,一般都是正使契丹人,副使则一般为汉人。耶律重元此次派两人来,也是沿续这样的传统,实际做主的都是契丹人,此次是萧良德。

    萧良德无奈,只好硬着头皮道:“待制,今日战败,更有何话说?只想问一句,要如何,待制才肯放大军平安离开。大王言,保证不劫掠,不伤害路过的民户,只要待制让我们离开。”

    杜中宵面色缓和下来,道:“我为宋臣,在地方自当保境安民,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