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风雨大宋 第250节 (第3/4页)
。不过似这般精细,兴庆府里也见不到。” 小麦不是中国原产作物,生长季节跟中国的气候条件不太一样,不是什么地方都能种。只有在水利方便,能够灌溉的地方,才适合大规模种植。地方不对,产量远不如粟。党项境内,产粟的地方还是有一些,小麦则只在兴庆府周围的灌溉农业区,才有种植。而且党项的技术水平不行,磨不了细粉。没有比较看不出来,一与宋军的麦面比,就显得又黑又粗糙。 庄浪师道说的是实话,在这个地方,这样的面比羊肉贵多了。 杜中宵的印象中,北方哪里都能种小麦,无非是种不了冬小麦种春小麦罢了。其实不是如此,小麦必须配合浇水,不然产量下降厉害,远不如粟适应地区广。北方民间常见的食物是小米,面食不管是包子还是馒头还是面条,大多都是在城市里才能见到。 党项境内平常的主食,连小米也只有富裕人家才能吃上,普通牧民基本不可能。很多人一生,吃的都是各种杂粮,什么大麦青麻,野草籽,中原地区不是渡荒的年月,都是做马料的。 杜中宵并不是故意上了这面,见庄浪师道感兴趣,便道:“以后通了火车,这些食物都可以从中原运来,不值什么钱。比一般的黄米自然是贵,但比肉还贵就过了。” 庄浪师道点了点头,一时说不出话来。火车听人提过,但到底是什么物事,却不知道,也想象不出来。听杜中宵话里的意思,通了之后,中原的东西就可以源源不断地运来,而且价钱不高。那是怎样的一番景象?中原的物事,哪怕是最平常的,在这里都要花大价钱,以后不是这样了? 第35章 这是挂面 兀刺海城,庄浪师道回到官厅,长出了一口气。 出城时容易,回城却难。本来以为杜中宵在城外,谈判用不了多少时间,不想却到了天德军去。等庄浪师道回来,早过了约定的时间,无人接应。还是晚上杨文广放了一炮,庄浪埋保心领神会,命心腹到城头,缒下强索,才接了庄浪师道进城。 让庄浪师道落座,庄浪埋保焦急地道:“先生,此次谈得如何?” 庄浪师道道:“首领放心,见到杜经略了,经略对首领献城甚是看重。” 庄浪埋保道:“我们要求的呢?献城之后,庄浪族如何?” 庄浪师道把杜中宵的话说了一遍,道:“经略对庄浪族倒是有心照顾,只是要建城,还要修路到那里,自然跟以前不同了。听经略意思,以后这里归于宋国,什么都不一样了。不只是我们庄浪部,其他部族都是一样。用杜经略的话说,就是兵马所到,再无羁縻,只有朝命。” 庄浪埋保不语,过了好一会,才道:“在黑山北建城之后,以我为城主,庄浪部守城,宋军不到那里,这个条件杜经略会答应?那不是白白帮我们建座城起来!” 庄浪师道道:“这话我问过,杜经略还真答应了。不过,什么帮我们建城不用想,宋军不到,城上就没有火炮。没有火炮,宋军还不是什么时候想攻城,就什么时候去攻?有什么用!” 庄浪埋保道:“我们不能自己造炮吗?不能向别的地方买吗?” 庄浪师道连连摇头:“不能。就连契丹大国,造的炮也低劣不堪,我们自己怎么造得出来?而且有炮,还要火药、炮弹,这些东西哪里来?首领,宋军这般,枪炮不要钱一样地用,其他人学不来的,就连契丹也不来,更何况是我们?听杜经略说,铁路已经修到了东胜州,一两年内还要修到天德军。一旦通了铁路,中原数十万大军数日即到,那些还有什么用?” 庄浪埋保道:“什么铁路这么厉害?难道是飞的,还能快过奔马?” “我也是不信,问了才知道,原来铁路上面跑的是火车,跑得可不比马慢。这车烧煤,只要车上煤碳不断,就能一直跑下去。一日夜间就能跑一千里,岂是马可比的?而且拉的货物极多,一车就可以拉过万石。首领想想,有这样的车跑,数十万大军还不是顷刻就到?” 庄浪埋保道:“有如此厉害的车,宋军怎么还放任党项立国?数十万大军,沿着火路过来,党项兵马绝难抵挡。——先生,我觉得你言过其实!” 庄浪师道叹了口气:“首领,有的事情,没有见到总是不信,等见到就晚了。铁路要修在平坦的地方,不然花钱无数,也艰难无比。横山地形破碎,开山架桥,修路不易,宋军只想修到延州。西边秦凤路那里,从凤翔到镇戎军, 也是地理不便,修了数年还没有修通。我听杜经略说,等到下年,到镇戎军的铁路就通了。铁路一到镇戎军,后面到兴庆府就一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