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风雨大宋 第450节 (第4/4页)
了北方,其他就是历史进程了。 饮了几杯酒,几位将领便就聚在一起,说着最近的战事,放开胸怀畅饮。 赵祯看杜中宵神情有些淡漠,道:“看太尉的样子,并不十分高兴。败了契丹,朝廷再无大敌,正该畅饮庆功才是。莫非是有什么心事不成?” 杜中宵道:“陛下误会。这些日子指挥作战,费尽心力,突然间闲下来,竟有些无所适从了。” 赵祯笑道:“太尉也是个劳碌命。来,我们饮酒,不去想那些。” 过了一会,赵祯又道:“太尉,五十万大军在幽州,显然并不合适。接下来,要如何安排?” 杜中宵想了想道:“王凯和和斌在围云州,依然未下。应该派十万兵去,协助他们。占了云州之后要尽快攻战西京道的其他城池,才是正事。铁路难以翻越燕山,还是要从胜州修路,到契丹中京道。只有铁路修到那里,才能真正平定草原。” 一边的宋庠道:“我这几日观看前线战事,看见枪炮威力极大。以现在我军实力,似不再像从前那样,怕游牧骑兵。燕山以北化外之地,对于朝廷来说,占之无益。” 杜中宵摇了摇头:“参政,燕山以北的地区跟河曲路是一样的,都可耕可牧。现在契丹败落,时间长了,必然还会出现其他强权。势力一旦强盛,必然南下,河北路都受骚扰。要守幽州,就必须把那里稳稳占住,不然就有隐患。这是必须做的事,不可大意。” 富弼道:“太尉说的是。那里别说占之无益,哪怕每年要花钱,也是值得的。此次契丹南下,幽州残破的样子,都看见了。只要有势务兴起,一旦南下抢掠,多少年的钱都出来了。” 赵祯点了点头:“委实如此。太尉以为,派何人去云州合适?” 杜中宵想了想道:“云州以北就是大草原,地广人稀,只派步军不合适。臣以为,应该派五万步兵和五万骑兵,攻下云州之后,立即北上。河曲路经营了这么多年,能够支撑得了。” 宋庠道:“中原有铁路到胜州,二十万大军,应该没有问题。就是打了幽州一仗,费的钱粮着实是不少,一时之间有些困难。若等到秋后,便就没有问题了。” 杜中宵点了点头:“参政说的不错。现在先派兵去占云州,等到秋后再北上也可。” 幽州一战,宋军伤亡不多,但花钱非常多。数十州坚壁清野,还要救助大量百姓,不是小数字。接着就北上,朝廷支持起来非常吃力。等上半年,收了秋粮,一切就容易了。 第107章 大同府 大同城下,和斌看着城头,恨恨地道:“这伙厮鸟,竟然这么难打!这城墙也是怪事,我们轰了许多天了,竟然轰不塌!不是枢府不许多伤人命,我带着士卒蚁附攻城,也打下来了!” 王凯道:“大同这里守多久,实际看幽州战事如何。只要幽州胜了,捉了耶律洪基,不信大同守将还不降。枢府的意思,就是让我们等一等幽州战事。” 和斌叹了口气:“太尉说的不错。可我们十万大军,攻不下一座城,实在让人笑掉大牙!” 大同府一战与幽州比起来,并不紧急。如果幽州胜了,接下来的事情顺理成章。幽州出了意外,攻占了大同府,后边也有无数麻烦。枢密院专门来文,不许王凯和和斌蚁附攻城。这是大城,两军由于道路不好,没有带重炮,一时间竟没有办法。 看看天色已晚,两人回到军营。心情不好,命令烤了一只羊,取了酒来,相对饮酒。 刚刚把酒倒满,亲兵进来,叉手道:“太尉,枢密院军令!” 王凯接过军令,拆开来看过,递给和斌,喜滋滋地道:“幽州大胜!契丹军队全灭,并俘了契丹国主耶律洪基。半个月后,会有武松和张岊共十万兵马,来助我们。” 和斌看过了,点了点头:“耶律洪基被俘,看契丹人还怎么守!直娘贼,这些日子我被大同城里的契丹人气得肝颤!等到城破了,必然有他们的好看!” 说完,举起酒杯,与王凯一饮而尽。放下酒杯,取了一块肉来,大口嚼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