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73节 (第3/3页)
不过是增加他讨价还价的筹码。” 张晏这数日都随林缚在船上观望淮泗形势。 虽然招安迈出实质性的一步,但是朝廷断不可能将淮泗大片的二十一县都划给流匪,接下来要怎么谈,要不要再打两战再谈,还真是让人看不明白。 这时候,北岸马蹄声急,在夜色里,有数骑驰到水边,隔水相唤哨船:“京中传旨,快派船渡我等面见淮东靖寇制置使林大人……” 两军息战,有一个好处就是信路暂时畅通起来,不然不当临沂到徐州的道路不会太平,更不可能有驿骑直接骑马从北面到睢宁来。 听到召唤,这边迅速派船将传旨的京中特使接过来。 张晏只当朝中这时候拿定主意允许岳冷秋在徐州便宜用事,特传旨要林缚全力配合之,想要尽快平息淮泗战事,没有林缚配合岳冷秋当无可能。 要压制岳冷秋与林缚之间的矛盾,京中专门给林缚一道上谕,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 待携旨内臣登船来,看到圣旨竟然是贴金轴,未听宣旨,张晏便先吓了一跳。 张晏是内臣出身,对宫廷用物十分的清楚。 圣旨昭示帝权,最不容马虎,其轴柄质地按接旨的官员品级都有严格的区别,一品官员为玉轴,二品官员为黑犀牛角轴,贴金轴圣旨是对四品官员所用。 再看圣旨展开,为绫锦织布,两侧为翻飞银龙,确是对四品官员才会用的圣旨敕命。 “制曰:淮东靖寇制置使、江东郡宣抚使司左参政、知崇州县事、靖海都监司林缚率兵守淮以来,功勋卓著,特进从四品淮东制置使,以作勉励……” 林缚倒是在宣旨之后,才微微一怔,岳冷秋不肯给、刘庭州压着不放手的淮东制置使便这样轻易到手? 第67章 取刀之谋 若说地理位置,东行过了邳县便是郯城,旷原之上,有一队车马逶迤而行。两部大车、百余骑的队伍,拖拖拉拉有里许长。 前方半坡给桃树林覆盖的矮丘是郯城流民军的一处外围岗哨。数名骑兵从矮丘驰下来,往车马队逼来。 这边也驰出数骑,喊道:“我等奉江淮总督之命,前来郯城面见天袄左护军,议罢兵息战之事,尔等可是陈将军派过来迎接的前哨?” 就如同刘安儿漫天要价想划淮泗四府自立,岳冷秋则坚持要求陈韩三率部撤出郯城之后再谈招安事。 刘安儿据徐州,岳冷秋率长淮军退到泗水东岸结营,而东面邳县、郯城给陈韩三占据,岳冷秋实际处于给刘安儿与陈韩三两部夹击的势态之下。 岳冷秋上旨要求陈韩三率部先撤出郯城、邳县,倒也不算太过分。 淮泗作战的流民军以刘安儿为首,但实际分成两系,一为刘安儿嫡部,一为葛平天袄军。陈韩三最初投本的是刘安儿,又要率军独自东进,成了天袄军的左护军,地位较为特殊。 郯城、沭阳、邳县都是刘安儿想取之地。即使郯城、沭阳要不过来,邳县作为徐州的东翼屏蔽,却是必取的。 刘安儿计划将来要在邳县驻入嫡系兵马,不想给陈韩三占去,想着将来在北面割出一两个县给陈韩三去守,但是这话现在不能说。 岳冷秋提出要陈韩三先率部撤出郯城、邳县,刘安儿也就没有坚决反对,反而要岳冷秋派专人与陈韩三洽谈,所以才有这么一支车马队出现在郯城西境上。 “谁是带头的?”流民军将领勒缰驱马,在杂草丛生的官道上打了个旋儿,探头看向车马队。 “本官乃江淮总督帐前参军事王政,敢问这位将领名姓?”一名穿湖青色官袍的官员掀开帘子探出半个身子来。 “给你们这些贪官污吏逼得没饭吃的苦哈哈一个,哪有什么名姓?”流民军将领哈哈一笑,倨傲无礼的不通报姓,拿马梢指着王政,说道,“看来你就是领头的,许你带两个随从跟我们走,其他人都要留在这里……” “什么!放肆!”负责随行护卫的骑兵校尉见流匪头领如此的无礼,将腰刀撤到手里,怒目相瞪,“我家大人过来招降你们,给你们一条活路。你们是吃了豹子胆活腻了,敢胆对我家大人无礼?你信不信我家大人即刻返回邳县,率大军将你等盘距郯城流匪剿平了?” “大人各凭手里刀枪吃饭,你有本事来剿,尽管率大军来剿便是,我们在这里候着,爷爷皱眉便是乌龟孙子,”流民军将领不恼不怒,只是横在道前,说道,“但今日对不起了,只许你们有三人过去,不然就请回吧。” “你……”护卫骑校气得一佛升天,骂又不骂不出口。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