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22节 (第2/4页)
两湖的形势控制不下来,江东就不能从两湖得米,江西的米粮也会紧张,夏秋粮价恐怕是又要涨了!” “江东今年无法压不住粮价吗?”高宗庭问道。 “恐怕很难,”林缚说道,“平江府近几十年来,粮田改桑棉者甚多,在东海寇大肆兴风作浪之前,粮产也仅能保持自给自足。这三四年间平江府与丹阳府受创甚重,伤了些元气。虽说两地土地肥沃,调整、恢复容易,但也需要时间。现在还不知道董原能将两浙战事打出什么样子来。淮西、淮泗就不用说了,人丁损失得厉害,没有三五年的时间,无法恢复元气。徽南今年的春旱很严重,都不知道能不能承受这次加征,淮东虽频频受灾,情况勉强还应付过去,稍好一些的,也就江宁、庐州、维扬两府了……” 江东是朝廷能保住的最后一片膏腴之地,只是好些人都想不到江东的情况并不好过。 以崇州为例,三年间,三次寇袭、两次大潮、一次大涝,也可以说是灾难重重了。 崇州越是经历打击,越是强势崛起,说到底都是林缚能将每一次灾难的负面影响都控制最小范围之内。年初的大潮灾,工辎营就有两百余人溺亡,盐户、农户溺亡者还是十倍此数,但崇州轻易的就消化了这次挫折。换作别的府县,哪有林缚的手段跟实力,怕是早就闹出大乱子了。 高宗庭深感忧虑,说道:“这形势越发的艰难!”他相信林缚的话。别人都晓得林缚治军天下无双,与李帅并称,却不晓得林缚更强是他的治政能力,这才是淮东能崛起的根本。 要是两湖的形势控制不下了,再连有十几县夏秋闹出大涝来,江东粮价飞涨,大越朝这艘破船将更加的颠簸。即使李帅能在辽西取得军事上的胜利,还是于事无补。 这会儿高宗庭随行南下的扈从进来禀报:“董大人派来的马车到草堂外了……” “陶春不见我,但董原、高义总要见一见的。我会随高义去许昌见一见陈芝虎,”高宗庭说道,“也许这一别,相见就无期了……” 林缚心里也是伤感,站起来说道:“淮东虽穷迫,总有高先生的立席之地;山河再破落,也有收拾机会!” 高宗庭苦笑一下,没有回应林缚的话。 督帅心系天下、忠于朝廷,不怕身败名裂,也不肯将出战辽西的责任推到别人头上。林缚虽然也心系民生,但林缚是不会为这个腐朽的朝廷殉葬的。他会尽可能的为蓟北军出征辽西提供便利,但不会将淮东的根基压在辽西一战上。 高宗庭知道这里面的分别,这时候也只能拱拱手,告辞而去。 林缚没有送高宗庭出门,而是坐回窗前的夕阳下。 *********** “今日是姐姐脱籍大喜的日子,你为何坐在这里愁眉苦脸?”小蛮走进来,看着林缚坐在桌前苦大仇深的样子。 林缚笑了笑,说道:“哪有?” 小蛮伸手凉凉的小手,在林缚的额头一抹,说道:“你看看,再皱就要起褶子了,年纪轻轻的,就起了褶子,可难看得紧!” “姐姐要摆谢客宴,托人捎话来请你过去,你去不去?”小蛮说道。 苏湄今日脱籍,要摆宴告别旧友、同行,也是广而告之,从此之后就闭门谢客,做一个良家女子。 “你不换身衣衫过去?”林缚问道。 “我也能去?”小蛮欣喜问道。 “有何不可?”林缚看着小蛮脸上的笑容,心情好了一些,礼教这一套东西,他才懒得理会。 诺大的帝国,千百年来王朝更替,越走越弱,有很多的原因。最根本的一个,就是整个社会越来越缺乏活性的东西,越来越害怕活性的东西。 崇礼教,崇道抑术,倡农耕而抑工商,无一不是为了加强帝权,千方百计的想着将社会里的活性因素去除掉。 恨不能治下人人都温顺如羊,人人都只事耕织,人人都循规蹈矩,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