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66节 (第1/4页)
也许宁王府里的那个,心情最为迫切吧。 即便是弃燕冀而守河淮,也分守黄河南跟守黄河北。 守黄河北就要指望梁家与曹家,赵勤民刚才嘴里已经说了梁家不值得期待,无疑顾悟尘也是这个意思——梁家在江宁影响力的具体体现就是永昌侯府,曹家独守关中,在江宁几乎没有什么影响力。岳冷秋、王添、程余谦、张晏、余心源、顾悟尘等人,与梁家、曹家的关系不深,不会有人将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梁曹两家身上。 一旦梁家不能在河中、平原、济南等黄河沿岸支撑住,曹家也不从关中出兵——渡黄河而来,包括整个山东在内一直到淮泗,都算为东路。 东路,最东端的有登州镇水步军残部,有以顾嗣元、陈/元亮等人为首的青州势力,有占据山东西部的梁习、梁成冲父子,有占据徐州的陈韩三,有占据淮泗欲接受招安的红袄军。 西面就是曹家与占了河中府的梁成翼。 江宁诸人,没有人愿意拿银子给曹家与梁家去,在河淮之间的兵马,能摊到这笔银子的,有登州镇、青州、徐州以及淮泗的红袄女—— 赵勤民将话说到这一步,顾悟尘想通过他传达给淮东的意思,也就十分明显了:顾悟尘想要淮东支持青州从这笔银子里分到大头…… 第62章 香艳佳人泪 林缚在赵勤民面前也没有表露明确的态度,让人送他去馆驿休息,将林梦得、秦承祖两人留了下来。 明烛下,三人接着刚才的话题议,林梦得咂嘴说道:“折漕银,多半要给各府截留……” “折漕银本来是要解往京中的,如今燕京被围,各府吃饱撑了,才会如数将折漕银缴给郡司!便是海陵、淮安两府的折漕银,我们都要扣下来,淮东军也不是后娘养的,”林缚说道,“各家能动心思的,也就是两淮盐银……” “明里掌握两淮盐银是两淮盐铁司、是张晏,”林梦得说道,“顾大人可是指望我们利用控制两淮盐区的便利,影响两淮盐银的流向啊!” 盐银保粮一事暂时停了,两淮盐区恰在淮东的包围之中。淮东即使不贪两淮盐银,对两淮盐银的流向影响力也不会在两淮盐铁司之下。 战事频频,盐商行销区域锐减,即使如此,两淮盐银每年还维持在一百八十万两以上。最为关键的,与折漕银分夏秋两次缴纳不同,盐银几乎每月都有收入。特别是津海粮道自二月暂停下来,两淮盐铁司差不多截留了近五十万两盐银。 这笔银子只要宁王府、江宁诸公以及两淮盐铁使张晏一起决议过,就能立马进行分赃,而且以后每月差不多都要十五六万两银子入账。 赵勤民话说得很隐晦,但顾悟尘通过他传达的意思很明确:淮东再伸手贪两淮盐银,必成为众矢之的,他们是希望淮东能支持两淮盐银重点流向青州。 虽说青州与淮东同气连枝、同出东阳一系,但青州为守河淮的东路前沿,并且从青州北进又能接援燕冀,淮东支持两淮盐银重点流向青州,在青州建立一支强大的兵备,是能堵住江宁其他人的嘴巴的。 林缚看向秦承祖。 秦承祖摇了摇头,说道:“青州那边怕是来不及了,淮东能得今日六万精锐,是大人从崇州九年燕南勤王以来就逐步奠定的基础。便是给青州百万两银子,仓促拉出三五万兵马,又能抵多大的用场?与其支援青州,远不如将这笔银子投到淮泗……” 青州军以运军为主,主要协助莱胶河运等务,两万人马兵甲都无,更缺乏必要的训练;仅有顾嗣元所部堪称精锐,才三四千众。 这时候将银子投到青州,时间上是远远来不及了。 只要刘妙贞能收为己用,她麾下保留下来的三万兵马就已经是精兵底子,短时间能补足兵甲、粮秣,战力就会提高很多,而且自刘妙贞以下,红袄军内部能征善战的将领也多,远非青州能比。 再者,一旦梁家在河中、平原、济南一线支撑不住,虏骑渡河而来,河南已经空了。 除了东路外,中路正面是淮西,从濠泗、寿州往南到庐州、东阳,都是兵力空虚的空当,一直到朝天荡,仅东阳万余兵马孤守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