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410节 (第4/4页)
下来的高坡,只因那处江道位于曹娥江窄口子的上方,水势平缓,才给定给第二处抢滩地点,他没想到毛腾远在这关键头上出现犹豫…… 毛腾远出现犹豫,而赶往道虚埠的守军援兵却没有丝毫的犹豫,不顾近岸战船上弓弩的齐射,直接冲击在狭窄滩头整饬阵形的毛腾远部。由于毛腾远所部是抢登滩头,没有飞矛盾车随行支护阵脚。当阵脚给守军援军不计伤亡的反复冲击而最终松动,溃败就只是眨眼间的事情。 阵后即是江水,退无可退,除了少数人冲上西侧的陡坡,更多的步卒给混乱而崩溃的阵列缠裹着,给赶下江去…… 六营步卒,三千多条人命,由于主将的犹豫,没能守住阵脚,大多数人就给活生生的赶下曹娥江——林缚心痛得脸上肌肉直抽搐。 运送步营渡江的数十艘水营战船还在近侧,迅速围拢过来抢救落水的兵卒,但还有无数人因身穿沉重的厚甲,给直接拽入曹娥江的旋涡里沉没下去。 浙东行营军一个旅的编制,就在一炷香稍多些的时间里给彻底打残,林缚心痛的直想拿刀去斫垛墙——好在湖塘头韩采芝没有犯什么低级错误,所部将抵近滩头进行拦截的守军击溃之后,就直接沿湖塘头大道及两侧的麦地展开,与守军援军撞作一处,厮杀一处。 守军援军为多挣出一线时间,赶在滩头拦截守军没有崩溃之后,赶赴战场接援,奔行近十里路程才一炷香稍多时间。滩头拦截守军先一步崩溃,守军援军慢一步赶到湖塘头,大多数人都脚软乏力、心跳如擂战鼓。 韩采芝所部抢登滩头时,大部分人没有直接参与战斗,保存较好体力,兵力又占很大的优势,很快就在湖塘头形成压垮性的优势,将守军援军打得节节后退。 林缚使韩采芝、毛腾远各率部从不同地点登岸后最终目的就是要对集结在老塘浦的会稽守军主力形成夹击之势——在韩采芝率部压住敌军往老塘头方向打,林缚一面使傅青河、唐复观在老塘浦滩头立即向外展开反击,撑开更大的空间,以便投入更多的兵力,同时下令左光英率部再开辟一处登陆点,确保在老塘浦战场投入绝对优势的兵力进行会战。 第134章 兵败如山倒 余文山率援军奔援道墟埠,将卒体乏力疲,连开弓都手软,而当时都墟埠一营守军已经击溃,实处于极不利的地位。但是,大部都已经登上滩头的淮东军没能及时果断的展开,抢占有利地形,偏偏在给西侧陡坡约束得极狭窄的滩头上整顿阵形,让余文山看到可趁之机,余文山披厚甲,率左右扈从,身先士卒,猝然间冒箭矢前突,终是将从道墟埠滩头抢岸的淮东军打得大溃。 然而局势战场的胜利,不能扭转整个战局的发展。 前往湖塘头的那部援军给淮东军打得抵挡不住、节节败退,浙闽军聚集在老塘浦、暴露于野外的主力侧翼仍然处于给夹击的危险之中。 除了老塘浦下方的滩头阵地突然间展开,发动反攻外,淮东军又在老塘浦与湖塘头之间选择第四处抢滩地点,输送兵马强渡曹娥江! 老塘埔防寨内才五十步见方,一万余兵卒退守防寨根本就不现实。 一万多人都撤入寨中,一步见方的空当儿就要塞四五个人;人挤得连转身都难;一旦淮东军给封住寨门,随便调几架投石弩过来,就是难逃全军覆灭的命运。 “都督,”苏庭瞻大步登上寨头,这时候头上悬着的太阳毒辣凶烈,苏庭瞻在前面督战,身穿厚甲,疾步奔上寨头,身上大汗淋漓,一边舀水喝,一边劝奢飞虎,“末将率部守住阵脚,都督率主力撤去山阴——老塘浦地形过于狭窄,一旦给淮贼形成夹击会战之势,于我大不利啊……” 往会稽城的道路由镜湖阻拦,浙东水师残部虽有数十艘战船集结于镜湖东侧,但短时间内无法载大军上船,而仅有两条狭窄道路,侧翼都在从湖塘头登岸的淮东军直接打击范围之内,主力要从老塘浦撤走,唯有撤去会稽山脚下的山阴县城。 奢飞虎脸色铁青,面无表情。 他急于求胜,从山阴、会稽抽兵太多,在淮东军多处抢渡的攻势之下,已成头重脚轻的拙势。会稽城守军已不足一营,只能防备偷袭,他率主力退往山阴,苏庭瞻守老塘浦,淮东军渡江主力极有可能趁势转向去强攻会稽城——当如何是好? 当淮东军源源不断的渡过曹娥江进入西岸,会稽城仅靠一营甲卒,能否支撑到富阳或临水援军赶来解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