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13节 (第2/4页)
多数人都认为奢家不会轻易放弃会稽,必然集结大军与淮东在会稽决战,也使得好些人的心思变得极其复杂——浙东局势直接关乎江宁外围的安危,自然没有人希望淮东惨败,但像岳冷秋、陈西言、余心源、张晏等人,甚至包括新帝元鉴武在内,却也没有人希望淮东军再轻易义举的获得大胜。 江宁领兵的将帅里,这时候已经没有人的声望能超过林缚了。 对黄锦年的疑惑,林梦得解释道:“照大人的判断,淮东军占得会稽城之后,我们在浙东就稳占得优势,而浙闽军在山阴、萧山都聚集重兵,也就没有必要再去强取城池,实际强打也会异常的困难,伤亡也将难以想象——浙闽军此役败得仓促,短时期已经无法在浙东聚集更多的兵力,此是奢家兄弟在山阴、萧山共集结六万精锐,而淮东军渡入曹娥江进西岸的兵马,也有近五万众——浙闽军若是真要强行夺回会稽,倒是大人所期待,实际很难如愿……” “奢家在东线不能打,会不会打西线?”孙文炳问出他的猜测。 “这个倒是很有可能,”林梦得说道,“不过脑子长在别人头上,奢家下一步会怎么办,暂时也只能暂观其变——说奢家会拖垮,我倒是担心淮东自身会先一步支撑不住,你们晓得半年淮东在南线投入多少军资吗?” “多少?”黄锦年问道。 “折银近一百四十万两,”林梦得报了一个数字,看林续文、黄锦年都颇为惊讶,笑了起来,说道,“这还是将伤亡抚恤以及地方捐赠扣除在外的数字,不然会更吓人。” 黄锦年户部出身,晓得战事一兴,银子花出去跟流水一样,伸手捂都捂不住,淮东在林缚治下,官史清廉,少有贪鄙之事,照淮东在南线的驻军及战事规模,如此花销,也是合理,但林梦得亲口报出,还是吓了一跳。 “即使会稽这场战不会再继续打下去,淮东军司今年的花销,少说要三百万两银子吧?”黄锦年问道。 “还要给淮泗留给余量,今年总共要筹三百六十万两银子,还得巴望着奢家就此在会稽收手不打,”林梦得说道,“去年年底做计划时,今年只打算用两百六十万两银子。这么一来,就缺了个大窟窿……我与广南要千方百计的将这个窟窿给填上。” “还差一百万两?”黄锦年问道。 “倒也不差这么多;要是能多筹一些,也能给明年多留一些余量,”林梦得说道,“谁晓得战事会怎么打、会打多久?” “也是亏得有大人治淮东,不然江淮的形势怎么可能撑得下来?”黄锦年感慨道。 海陵、淮安再加上明州,三府正常情况下每年能上缴国库的税赋折粮都不足一百万石,林缚利用这三府之地,却能支撑起每年三四百万两银的军费开销——要不是林缚善治政事,利用三府之地,每年能多生出近两百万两银子,怎么可能在东线大肆用兵、接连重挫奢家?又怎么可能以淮阳为重心,打造坚固的淮泗防线? 如今军资还有缺额,最简单直接的办法,就是从淮东钱庄支借——不过淮东钱庄也是不吃粮就能生蛋的鸡。 截止今日,淮东钱庄筹得本金超过六百万两银,其数之巨是周广南等人在创办时难以想象的——但这个数字看上去巨大,实际上也禁不住大手大脚的花销。仅林缚以淮东军司的名义就从钱庄支借走两百万两银子,而林缚又指示钱庄要大力支持淮东在各处工场的建设,像支持各家在海东地区开矿,一直就投入七八十万两银子,淮东钱庄的银根也十分的紧。 钱庄要扩大敛聚本金的财源,最好的方式,就将分号开设到豪富聚集的江宁、维扬等地。江宁是新定帝都,官绅云集,自不用说;维扬盐商云集,更是积累巨万财富。 不过,淮东钱庄要向淮东以外的地区扩展,不是说简单派掌柜、伙计过去就行的,即使得不到地方官府的照应,也要有一个正义的名义。也唯有如此,将来万一出了什么问题,淮东也有通过各种手段干涉的借口。 江宁、维扬两地,无论是王学善还是沈戎,对淮东都不友善,所以林梦得、周广南此来,是想通过林续文、黄锦年直接获得永兴帝的御批或者户部的关文,就能将王学善、沈戎等对淮东不善的官员直接绕过去。 “当然,这个还是表面上的,”林梦得说道,“拿大人的原话说:不能一心想着用武力去控制更多的地方,事实上,控制一个地区,其他手段的渗透将更为有效,武力仅仅是最后不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