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00节 (第2/4页)
益的心思。 董原要求淮西辖管五府一镇,税赋自征自支,维扬府的税赋也要拨给淮西专用,江宁每年再额外拨支两百万两银的钱粮。淮西官吏,皆要用淮西推举之人。 孙敬轩则坚决要求将东阳府、庐州府从淮西划出来,由江宁直辖;濠州府泗州县及以东部,实际位于徐泗防区的腹地,要求将泗州县以东区域划入徐泗。 濠州、寿州、信阳三府及涡阳军镇税赋征支可由淮西直辖;但江宁对淮西的钱粮拨支,总额就只有两百万两银,分三年支付完毕,之后除非淮西有必要增加兵额,不然淮西的军备,皆要从地方税赋开销。淮西官吏,除了官吏可由淮西举荐而录,但举荐要符合吏部任官的基本条件,并且每职需荐三人,供江宁备选;监道官吏,由江宁直接委派;淮西监道主官,淮东推荐刘庭州以副都御史衔兼领。 两边条件相差太大,一时难以谈拢,孙敬轩、陈华文倒也不急躁。 淮西这边,由于涡阳位于淮河北岸,有随时给燕虏围困之忧,粮草储备最为充足,但也只有涡阳的粮储最为充足,寿州、濠州、信阳三府的官储、军储都极为有限。 受秋后连续战事影响,江南等府县的秋赋都还没能征收上来,江宁应在入冬之前押往淮西的那一批钱粮一直拖延到今日还没有践行。 董原虽然这段时间也从民间征购粮秣,以备万一,但三府之地征购二十万石粮,就将粮价推高一倍不止,可见淮西的残破远没有休养好。 此时等不到江宁的粮食来解困,一是高企的粮价急剧消耗淮西军府的储银,二来继续征购,会加重民间的恐惧情绪,促进地方豪富跟着储粮备战备荒,对民事的伤害犹大,更不利于淮西的根基。 接下来三天谈判,倒是淮西诸人让步多,孙敬轩、陈华文让步少。 濠州府东部地区,是淮西最早得到休养的地方,也是刘庭州最早在那里进行营田屯作的区域,又位于洪泽浦西湾之内,董原、刘庭州自然不肯让给淮东直接控制。 防区划分,最终以濠州、寿州、信阳三府与涡阳镇划入淮西,税赋也有淮西行营自征自领,但税赋征收比例,不得超过江宁所许上限。庐州府划归江宁直辖,但庐州驻兵北调,归淮西直辖。淮西兵额再添一万,丁卒正额增加到十一万数,或屯或战,由淮西自行决定。 江宁拨付的养兵钱粮,原先两百万两银总额提高到三百万两银,分两年支付完成;之外,还要每年为新增的一万兵额再每年额外拔二十万两银的钱饷。 ************** 永兴帝弃江宁西奔,随行护卫的御营军及御马监兵马约两万余人,更为庞大的则是后宫妃嫔、内宦、宫女以及随行西逃的百官及家小、随扈,不少七八万人。 一路失魂落魄、仓惶西逃,途中堕水而亡者就不计其数,永兴帝在途中也给差点落水,好歹给随宦拉住,惊吓之下,却生起病来,卧床怕风怕光怕响声。 近十万人乱糟糟赶到居巢,又担心曾为岳冷秋、邓愈心腹的庐州守将谢诞心怀叵测,便停在居巢,令谢诞到居巢来见驾。 永兴帝需要行宫,随行百官携家带口,还有扈从、仆役相随,要有馆舍,护驾兵卒也都成了惊弓之鸟,根本不敢在城外结营,需要进城驻营。 居巢县城仅千余户民,帝撵行至居巢,县城里不管老小,都一律给驱逐出城,整个县城给征用为行营、行营。 西行人马短缺的还是粮草,西逃时,只想着将金银财富带上,差不多将户部、工部以及内库的储银搬空,但没有谁想过近十万人的吃食问题。西逃路上,近十万人是忍饥挨饿。到居巢县后,县仓储粮也就两百余石,甚至撑不过一天。在驱民出城之时,御营兵马也就放手劫掠,穷凶极恶,凶恶如流寇,但劫掠来的粮食,仍维持不了几天的用度。 这边一边勒令庐州守将谢诞及周边府县护送粮秣到居巢见驾,一边纵兵马出城筹粮——所谓筹粮,与劫掠无二,有失控迹象的御营军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