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02节 (第2/4页)
越发的虚弱,拿起铜镜照看,几乎以为是另一个人,面颊深陷、长发凌乱枯黄,眼睛里都是血丝,强坐在那里都在喘息,仿佛病入膏肓。 “楚王、程相、左相、张大人、余大人等诸位大人在殿外求见……”黄门郎走进来禀告,这里是居巢县衙后宅最宽敞的一间屋子,但远不能跟皇城里的宫殿相比,黄门郎却是习惯称“殿”。 “楚王、余大人,”元鉴武疑惑的应了一声,头疼欲裂,一时有些迷糊,转而又想了起来,“是余心源回来了吗?” “是余心源余大人跟楚王爷从寿州回来了!”黄门郎得张晏授意,小翼的回答道。 “朕的楚王叔也过来了,”元鉴武哈哈大笑起来,“朕就说淮西都是朕的忠臣,他们一定会保朕的,董原什么时候率兵替朕夺回江宁,将那些逆臣叛子一网打尽?”大笑着要站起来,只觉得身子晃得很,黄门令赶紧过来扶他,元鉴武说道:“快叫诸大臣进来,朕还要跟诸大臣商议大计……” 宅院不深,张晏等人在院子里将里面的动静听了一个真切,彼此望着,都苦涩而笑,硬着头破往里走,叩头请安,其他人皆默,由张晏启奏:“臣等有要事启禀皇上知道……” “有什么好消息,快说,快说……”元鉴武精神起来,插腰坐在床板上,要张晏他们平身,要内侍搬椅子来给诸臣赐座。黄门令一脸尴尬、为难,还是扭头先走出去。 粮跟柴炭,都是必需品。这屋里像样的家俱都给拆去当柴烧,连个椅子都没有留,张晏等人自然知道没有椅子能端起来,他们仍坚持跪在那里,不肯站起来,说道:“臣等已查明,户部尚书王学善在战前与奢家叛贼勾结,其子王超所纳小妾陈如意,为奢家在江宁之眼线;谢朝忠领兵以及唆使皇上离开江宁巡狩庐州,皆是王学善得奢叛授意而使诡计……受奸侫蒙蔽,臣等皆不察,以致皇上沦落至此,请皇上治臣等不察之罪!” “什么!”元鉴武心如遭重锤,发愣的坐在床上半晌,反复的喃喃自语,“王卿怎么可能负朕、王卿怎么可能负朕?王卿怎么可能负朕?”这反反复复的念叨了数十遍,眼睛又变得凶恶,咬牙切齿的说道,“王家深受皇恩,竟然负朕,竟然害朕丢失大好河山,罪该凌迟!全家,不,三族都凌迟处死!” 张晏看着皇上倒似恢复些理智,低头跟左手边的元翰成对看了一眼,心想皇上能将所有失败的责任都推到王学善的头上,心里大概能轻松一些,不再暴躁、能恢复理智,什么事情都还方便一些。 第147章 崇国公 王学善父子叛投奢家、遣家臣行刺刘直一事,飞舟渡江经弋江快马传回江宁,只需要一天的时间。 从十七日起,江宁又持续下了两天大雪,墙头屋面的积雪厚如床褥,站在陈园北苑的亭楼下,远望去白皑皑一片,鳞次栉比的屋舍,都给积雪盖住,留下纵横交错、密如织线的街巷。 林缚在陈园北苑亭楼之上,邀亲近之人赏雪为乐。从林续文往下,黄锦年、秦承祖、林梦得、高宗庭、宋浮、孙敬堂等人,皆为淮东核心人物,陈华章也给邀来赏雪,以示亲近。 “皇上弃江宁西逃之前,陈相与皇上在文华殿里就弃不弃都事曾发生激烈的争执,还未有正式的决议之前,消息就传得满城都是。当时就基本能断定要么是随侍大臣出了问题,要么是内侍省宦臣出了问题,没想到问题最后竟真是出在王学善的身上……”高宗庭感慨道。 “如此也好,”宋浮说道,“徽州兵败以及皇上弃都西逃之事,都能推到王学善的头上,大家也都有个台阶好下……” 林缚点点头,说道:“居巢来函仍余、左、程、王及楚王所合署,皇上也亲笔拟诏,要我们抓捕王党遗孽,看来皇上也真将一切的罪责都推到王学善头上去。这么看来,也只能如此,不宜再深究下去。那就等皇上的罪己诏下来,这活就算齐全了……” 中央官员都跑了一空,三省六部九寺监,就剩下三五人在撑场面,根本无法维持中央政府的运转——永兴帝回不回来,关系都不大,那随行百官不回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