枭臣_第509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09节 (第3/4页)

,购置荒地募民耕种,都有利于淮西地方进一步的恢复生产。淮西行营通过出售无主荒地以及举荐盐商子弟出任地方官吏,就能直接得到大量的金银,以弥补财力的匮缺。

    但是,不是没有严峻的后果。

    盐商势力给打压下去之后,维扬府就变得平庸,即使后任知府是沈戎推荐,但孤木难支。除了给江宁提供税赋外,维扬府再难有其他作为。

    江宁厘金局的成立,将维扬府、东阳府都并入其中,实际上使得之前从维扬府通往淮西的水陆通道,也都置于淮东的控制之下。

    如今淮东与江南七府、两浙及闽东等地之间的物资商流,过税降到“三十税一”的低水平,这是林缚给江南七府实质的好处,江南的粮铁价很快就滑落下来,民众都得到实惠,局势安稳了许多。

    但是,在江宁厘金局的控制之下,运往淮西、池州等地,税率立马提高到“五税一”的高位,铁器、骡马耕牛的过税厘金更高。

    要扩大屯田规模,必然需要大量的农具、耕牛以及种粮,比之以往盐商势力控制之下的维扬府,淮西此时要购入这些物资,至少要多付出近四五成的金银——盐商子弟逃来淮西所携金银,大概撑不了多久,就会给耗光。淮东的阴狠,直叫人生出许多的无力感来。

    淮西也有铁煤,也可以开山挖掘,但首先要将淮山之中的残匪清剿干净,此外开山挖矿前期投入也是巨大。

    除了屯田之外,淮西兵马的兵甲军械战船,以后都要自筹。

    就算工部所辖的工坊没有在战事中给摧毁,淮东也断不可能将精良兵甲送到淮西来。

    淮西兵马、眼下是兵甲齐全,但没有储备。一旦发生大规模的战事,兵甲弓箭消耗极大,淮西要自行打造兵甲进行补充,一缺铁料,二缺工匠。

    元翰成与刘庭州坐在廊檐下谈淮西军政,越谈越寒心:若是有十年八年的时间,也许能慢慢的将这些事情理顺过来,但淮东会给他们十年八年的时间吗?燕虏会给他们十年八年的时间吗?

    要是十年之后,淮西、池州、湘潭、荆湖都还是这般样子,怕是没有人能阻挡林缚废帝自立了……

    董原往信阳视察水情,今日不能返回,刘庭州与元翰成也就离开硖石山大营,回寿州城去。

    寿州城这边,大雨早就歇了,刘庭州与元翰成车马进城,赶巧有驿骑从东南面驰来。

    刘庭州截住驿骑,驿骑禀道:“崇国公、枢密使日期前取道洪泽浦去了庐州,着令淮西遣人过去商议军政要务……”

    董原不在寿州,林缚的令函,自然是刘庭州来接收,他拆开来看过,又递给元翰成,说道:“枢密使在徐州都停留了一个月,去了庐州才想到要我们这边派人去参议军政,难不成抵御燕虏就是徐州能一力承担?”

    北燕眼下着力攻取关陕,使得两淮及南阳的压力大减,陈芝虎在河南就五六万兵力,单单打南阳或河中府都不够,自然难以对南阳、河中府以及淮西都形成什么威胁。

    “许是要解决襄樊长乐匪?”元翰成问道。

    趁着东虏无力南顾,淮西、南阳以及荆湖全力攻打罗献成,消除襄樊地区的隐患,也是当前迫切要解决的事情。

    刘庭州对军事要比元翰成熟悉得多,摇了摇头,说道:“难啊,没有钱粮,大军如何开拨?”

    大军开拔,不要等要大打出手,就会牵涉到驻营、后勤补给等诸多问题,消耗将远超过日期常驻军——永兴帝东归江宁时与淮东所谈妥的,是卫戍防区的钱粮,兵马离开防区作战,则需要江宁另支钱粮。也确实需要另支,淮西当前的钱粮军资储备,根本就经不起战事的消耗。

    户部财政紧成那样子,短时间里,哪里能再额外支出几百万银子去打罗献成?即使有些宽裕,林缚必然也是要首先限制奢家在江西扎下根脚。

    平定了闽赣,即使叫燕虏占了襄樊,还能划江而治;闽赣依旧是占了江宁之后的淮东的心腹大患。

    驿骑传信,刘庭州就与元翰成直接去衙衙见丁知儒,要丁知儒派人去追董原,告之林缚在庐州相召之事。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