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529节 (第4/4页)
占据内线调兵的优势,从钳口、礼塘撤下来的兵马,不是没有可能填入横山夹河防塞,对淮东在官溪岭之下的前垒营寨展开凌厉的反击。 淮东斥候想要越过崇山峻岭,到信江北岸去侦察浙闽军在内线的调动情况,颇为困难,也容易给欺骗。所以潜伏在夹河防塞之中的内线所传出来的消息,林缚、高宗庭他们也只是用作参考。 傅青河说道:“浙闽军在夹河防塞的驻兵还有两万之多,至少要确认有半数的兵力撤出去之后,才能叫敖沧海将兵力压上去,更何况。夹河防塞之后,浙闽军从横山到上饶的兵力部署,我们都不能摸清楚,要小心奢飞熊留有反击的手段。” 确实,在将近半年之久的对峙之中,浙闽军在上饶兵马,并没有受到重挫。包括婺源方向的守兵,奢飞熊在东线能调动的兵力有六万之多,其中出身八闽的战卒约占七成。 即使奢飞熊率部往西撤出,淮东军要追击,始终要小心着给反噬一口的实力。 林缚摸着下巴,眼神游离,过了许久,才下定决心,说道:“着陈渍率部从礼塘正面撤出,即刻西进,到官溪岭西麓待命,原防线由孙文耀接管;葛司虎即率辎兵上坝,随时做好掘堤准备!” **************** 从确知淮东军在杉溪上游筑坝截湖,奢飞熊就知道上饶以东的信江上游区域再难固守,但淮东军进逼城下,想将兵马毫发无伤的从防线里撤出来,绝非易事。 从钳口、礼塘撤兵,都部署在横山以南、信江南岸,作出随时填入夹河防塞、反攻进入官溪岭西麓的淮东军之势。也唯有如此安排,甚至要先以谎言欺瞒中下层将领,才能叫留守钳口、礼塘的断后兵马,没有给遗弃的挫折感,从而避免士气提前崩溃! 同时将从钳口、礼塘撤下来的兵马,部署在横山境内,也是叫淮东军不敢将所有兵力都压上来强攻夹河防塞。 但在夹河防塞这边,撤兵一定要快,而且邓禹所说的方案也不可行。 郑明经当初在固城湖东岸,为掩护主力兵马撤下,从将卒中挑选死士断后,兄弟从军中,兄走弟走,父子从军者,父留子走——这种方式不适合这边。 夹河防塞一旦大规模的选拔死士断,其撤兵的意图必然会给淮东军准确识破,那时,淮东军将会肆无忌惮的将主力兵马压上城头,使得断后兵马想要撤走,将会变得极为困难。 八闽战卒一损再损,此时总数已不足六万,奢飞熊怎么舍得再将万余八闽战卒舍弃在这边? 不选死士,那这边一旦开始撤兵,中下层将卒都将明白这要彻底放弃防线之举,明白要留在最后撤走的将卒,又要叫他们如何去面临淮东军汹涌而来的攻势? 奢飞熊与诸将最终密议的撤兵方案,就是夹河防塞的兵马分两批撤走,前后相隔不超过十二时辰,第一部由邓禹、王徽率领,跟此时驻守横山的兵马同时沿信江南岸往西走。 留守夹河防塞的第二批兵马则再坚守一日,也只能再坚守,一旦叫淮东军的前锋精锐楔入城中,想撤就困难了。坚守一日之后,就趁夜北撤。在横山北的信江岸边留下足量的渡船,以供第二批北撤的兵马渡过信江,利用信江水道摆脱淮东军的追击。 钳口、礼塘的驻兵,也与此同时沿信江北岸西撤,到上饶城与奢飞熊汇合。奢飞熊则率部坚守上饶城,以便邓禹、王徽、施和金等将继续率部往信江下游方向撤退,在横峰、贵溪、余江等地加强守御,必须要利用信江沿岸漫长而崎岖的内线纵深,拖延住淮东军进入江西的步伐,拖延到北地局势剧变之时,奢家才有可能寻到转机。 通过数日的防务调整,前期在两翼及南城守御、伤亡颇重的邓禹、王徽所部,借休整的名义,都调到防塞北城。奢飞熊率本部精锐万余人填入夹河防塞的两翼,承接淮东军主要从两翼施加来的攻势,亲自留下来断后,以掩护主力后撤。 四月十五日、十六日,连续两天都是连绵细雨。 雨势不大,不至于叫淮东军攻势停下来,但雨水天气严重限制了弓弩以及使用绞弦战械的使用。 同时雨水天气虽叫撤兵变得困难,但同时也叫淮东军追击变得困难。 杉溪断流之后,船只进不来,从夹河防塞退到信江南岸,只能徒步而行,但这段路段仅二十余里。对于一支精锐兵马撤出,二十余里的雨水泥路还不构成撤退的障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