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6节 (第5/7页)
杂的东西炸那也不是。 正在拆弹兵由于炸弹过于复杂正在研究的时候,一个鲁莽的特种兵从走廊里冲进底舱,过于沉重的脚步声影响了炸弹的安全,在炸弹上还有个震动感应器,就是探测底舱的动静的,要是人多了一起走进来震感引信也会引爆炸弹,迟钝的震感引信还是引爆了船底的爆炸。 已经生锈的船底被威力巨大的炸药撕开个巨大的口子,冰冷的海水涌进入船舱,在爆炸中已经阵亡的特种兵倒在底舱里,被海水卷进一片水花之中。被设计成阻塞航道的障碍船开始进水,炸弹的安放位置都是经过计算的,船底被炸开后海水均匀的灌入,近万吨的货轮平稳的下沉,最后坐沉海底。 距离海岸最远的一艘障碍船沉入海底后进入港口的航道就被彻底堵塞,想进入港口那是做梦,除非都是吃水很浅的小船或登陆艇,想把运输装备的预置舰开进来,那是做梦。海军两栖侦察部队的先遣队也随着船只的沉没而全军覆没,海军特种部队放弃清理障碍船的努力,看来陆军登陆只能靠海军的坦克登陆舰转运滩头了。 海面上的预置舰全速开往盟国的一个小岛,小岛的港口外拥挤着大量的船只,很多从各个地区运来的陆军重型装备都涌入这个岛屿,而海军只能从a类预备役舰队里找出五艘坦克登陆舰,海军的两栖攻击舰和船坞登陆舰只适合海军陆战队登陆,而陆军一个师拥有三百多台重型坦克,两栖舰如果运输这些装备,需要用舰载气垫船转运多次才能把一个师的坦克全部运过去? 已经落后于时代的坦克登陆舰显得格外有用,五艘坦克登陆舰至少可以把一个完整的坦克营送过去,当然登陆舰往返一次战区需要一天的时间,用一周的时间他们才能把一个陆军重型师的坦克送过去。 联军的这些情况雷雨田知道的很清楚,现在他依然能看见侦察机拍摄的照片,无人侦察机部队一直在勤劳的履行职责,在敌人已经控制了制空权的情况下侦察机来往自由,这可都是华显的功劳,如果没有隐形的侦察机,那侦察行动是去一次少一架飞机,现在特区内的军队经不起这么消耗。 雷雨田掌握这个情报以后亲自坐车去前线视察,现在市区外的阵地依然掌握在他的手里,可前线的部队的伤亡率也是非常高的,天亮之后敌人的榴弹炮群继续发动排山倒海的炮击,刚修好的阵地又变成了一片飞机。 当雷雨田站在前沿指挥所的时候,他看见天空中有很多导弹飞过时留下的烟迹,敌人的战斗机轰炸机正挂着agm-158导弹在天弓3导弹的射程外猎杀这些残存的导弹部队,雷雨田心里十分清楚,即使敌人一辆导弹车也打不中,天弓3型导弹也没什么价值,导弹已经停产库存少的可怜,而他为了节约出一些资源生产急需的导弹,还消减了天弓3导弹的产量,现在工厂只生产射程小于100公里的防空导弹,并加速生产自行式防空战车,只要能抵挡住敌人的攻击机和直升机,步兵的伤亡就会降低。 “敌人的陆军重装备已经上岸,看来又有坦克打了。” 宇文陵感叹了一句,雷雨田忽然想起兵工厂最新生产的导弹就问:“我们自己生产的短剑式反坦克导弹用了没有?” “还没大量使用,短剑有好几种型号,用起来也是各有千秋,我个人感觉红外制导的更好,发射后不用管,还是攻击敌人的坦克顶部,当然燃料空气战斗部的激光制导型也不错,对付敌人轻型车辆和火力点也是十分完美,单兵型也更加轻便不比米兰导弹差多少。” 宇文陵之所以在前线还不惧怕敌人的陆军重型师,就是因为手里有足够对付敌人的装备,以及一支作战经验丰富的部队。 第四节 一架挂着反卫星拦截导弹的f-15d战斗机直冲蓝天,正在太空中飞行的军用通讯卫星还不知道有人要消灭它,卫星继续帮助无人机把拍摄到的图像传输给后方的地面控制中心。 由于装备有先进数据链的通讯卫星,特区内的军队才能用超视距导弹攻击空中和海面的目标,装备有数据链的远程导弹才有更高的命中率,这几乎是军政府的神经中枢,但是军政府没有足够的太空防御能力。随着f-15战机爬升到两万五千米之后,机腹下挂着的反卫星拦截导弹点火发射,导弹入闪电般的扑向卫星,毫无防卫能力的通讯卫星也没法变换轨道,导弹一到把卫星撞成一堆碎片,变成了太空垃圾。 紧接着联军的gps卫星变换了定位信号的频率,以及升级了加密程序,敌人的武器平台依然可以通过gps定位和导航,而特区内的军队所进口的gps设备几乎全部接受不到新的加密信号,所有的gps接收机都是垃圾。 不过情报部门早有准备,军用平台上已经更新了新的卫星导航设备,不过以后的远程导弹上再也不用装民用型的gps信号接收器,暂时这里也不生产远程导弹,依靠数据链的远程防空导弹也停止生产,敌人的在太空以及电磁空间发动的攻击,对特区内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