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50章 扶苏三策,虎狼骑(求月票,4) (第1/2页)
咸阳宫。 扶苏捧着卷竹简,正坐于前,手心满是汗。 来了来了,到考试这天了! 宫殿房梁处,挂着面铜镜。广四尺,高五尺九寸。人直来照之,影则倒见。此为秦镜,并没有后世传的那么夸张。 秦始皇做此镜,是要让朝臣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秦镜高悬,照出心怀不轨的佞臣。 朝臣面面相觑,有些诧异。 平时扶苏并不能上朝廷议,没想到今天竟然来了。至于少子胡亥干的荒唐事,他们自然也都听说。糟蹋黔首心血,还敢在国师面前撒泼,这打挨得不冤枉。 后续头铁来找秦始皇告状,那更是愚蠢。 不知道秦始皇和国师是一伙的吗? 好家伙,又挨了笞刑三十。 听说是屁股开花,三天没法下地。太医夏无且亲自出手救治,还没好透呢,一大早就被赶至泾阳。据说,国师要是不原谅胡亥,那胡亥可就得贬谪至蜀地。 胡亥就算是再怎么着也绝对想不到,其实这只是一场戏而已。很多大臣心里头都和明镜似的,听闻后,也就都知道是怎么回事了,胡亥这顿打挨得不冤枉。 现在看到扶苏上朝,又增添几分怀疑。 可能皇帝有立嫡之心! 栽培胡亥,又提拔扶苏,到底是谁? 不过,还没人敢轻易站队的。嫡庶之争,素来有之。秦始皇立谁为储,谁就有资格继承秦国大统。关系到未来饭碗,还是静观其变为妙。 很快,秦始皇头戴冕旒,着黑袍上朝。 朝臣高呼:秦国万年,陛下万年。 秦始皇满意点头,让他们先坐下。 “不日前,国师谏言启用燕赵降卒,讨伐戎狄,夺回河南之地。而后,分化燕赵降卒。扶苏,朕命汝考虑,如何了?” 这些天廷议其实或多或少都会讨论这个问题。 一派以李斯隗林为首,一派则是冯去疾和蒙毅为首。互相唇枪舌剑,至今也没个着落。不过两边都很赞同启用燕赵降卒,讨伐匈奴。 秦国精锐可派遣部分,负责镇守降卒即可。 而后,还提到可以操练韩楚两国降卒,为讨伐百越做准备。韩楚两国气候与百越相近,可以慢慢操练,未来攻伐百越,便可启用韩楚降卒。除此之外,还要在南郡等地修筑粮仓。一万石一积,以作战用。 扶苏缓缓起身,神情严肃。这是他第一次上朝参与廷议,他必须得表现的好些。 “禀上,臣有三策。” “准言。” “依国师所言,启用燕赵降卒,必可大胜。仙师神兵,威慑四海,足以震慑燕赵降卒。恩威并施,臣以为燕赵降卒留守河南之地,可行!” 秦朝廷议有个好处,等一人说完后,别人才可接着发表意见。所以,很多大臣想要驳斥也得等扶苏说完。 “不光可消解宿怨隔阂,更能令秦省去大把工夫。” 扶苏心中已打好腹稿,气定神闲,神色从容。言行举止,皆有公子风范。 “其一,出征者皆可为秦籍。依军功大小,授爵与吏。例斩敌者,可为里正。其二,安排其亲眷迁至河南之地。便于监管,也能令其团聚,感激于秦。” 秦始皇蹙眉所思,静静的听着。扶苏所言更为细致,和白稷的也有所不同。不过每一点都算说到了点子上,即便略显稚嫩也是相当不容易。 “其三,今后他们可放牛牧马,每年缴部分牛羊戎马,也可以牛羊交换粮食。秦国得河南之地,又有五十万燕赵降卒镇守,三五年后便再无戎马之虞!” “彩!” 蒙毅颔首点头,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扶苏能有此见解,实属不易。 草原上的戎马皆是好马,不说日行千里,三五百里还是绰绰有余的。四肢健壮,耐力好,速度快。便是老秦人饲养的戎马,都远远比不得草原上的。 没有大草原,就别想养出好的战马。 匈奴居无定所,随处可安营扎寨。就是仗着这优势,屡屡在丰收之年来犯中原。赵国就很倒霉,不过他们有个李牧,戍守边陲倒也没出大乱。 但是,每年皆有戎狄来犯。杀伤掳掠,无恶不作。单纯抢粮倒也罢了,偏偏还会在离去之时纵火焚烧,简直是羞辱! 因为中原战马比不得匈奴的,论骑术更是相差一大截。而中原的战车在草原上也难以发挥作用,所以,想的是修筑长城抵御匈奴。若要开战,也可以长城为要塞。进可攻,退可守。 李斯手持玉圭起身,“臣以为谬之!公子可想过,燕赵将会有多少降卒?五十万降卒,再迁其亲眷,人数超两百万人!若是心有反意,当如何?” 千万别觉得这人少。就说后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