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79章 学子之言 (第2/2页)
历史教育都不能或缺,有着现代灵魂的秦婠,见识过港乱,见识过新华夏的崛起,这点是深有体会。 李澈闻言沉默了。 韩先生和躲在帘后的李清,都沉默了下来。 过了许久,韩先生忽然起身,朝秦婠深深行了一礼:“娘娘真知灼见,能够察觉道我等未察觉之事,实在令韩某佩服。” 额…… 秦婠连忙摆手:“韩先生言重了,婠儿着实当不得先生这一拜,我能想到这些,不过是站在伟人的肩膀上,知晓的多了些罢了。” 李澈看向秦婠,当即做了决定:“便依婠儿所言,在一品香单独开辟一处,供学子用饭。届时再派些人,探探这些学子所关心之事。” 此事便这般定了下来,此时的秦婠和李澈,都没有想到,日后这一品香的学子阁,竟然成了独特的选拔人才之所。 韩先生又问了一些其它产业的安排,比如衣衫铺子、钱庄等等。 衣衫铺子,在秦婠看来,和海棠坊不过是异曲同工,品牌、质量是第一位,确保好了这两点,剩下的就是造型。 秦婠不是百事通,她对服装行业不了解,便借着前世一些国际大牌的发迹经验说了。 至于有没有用,那就不是在她考虑的范围内了。 至于钱庄…… 秦婠皱了皱眉:“钱庄之类,不应该同油、粮、盐之类一样,受朝廷管控么?” 这话说的,李澈和韩先生皆是一愣,韩先生问道:“娘娘何出此言?” 秦婠才想问他们何出此言。 她一脸震惊的看着他们道:“难道钱庄都是民间私产?” 韩先生点了点头:“大都如此,但钱庄亦受朝廷管辖,若是存入之银无法取出,百姓可告官取得钱银。” 秦婠冷笑一声:“但先生有没有想过,若是钱庄私相结约,各闭钱市,会如何?” 听得这话,韩先生顿时眸色一冷,沉声道:“会致物价翔踊。” 对啊! 百姓用银子的其实在少数,大都是铜钱居多。 百姓想要将铜钱变成银子,就得去钱庄,如果钱庄结合起来,不兑换铜币了,那铜币就会变得不值钱,物价定然会飞涨。 秦婠认真道:“我不过是举例罢了,各大钱庄的东家虽都在管辖之类,可并不是百分百的安全,一贯钱一两银,盛世倒也罢了,可若是有一人钱庄独大,它便可自己定下规矩,例如一贯半兑一两,亦或是直接闭了钱市,其中危险太大了。” 这话一出,李澈和韩先生顿时对看了一眼。 李澈点头道:“此事孤记下了。” 秦婠也知道,什么事情都得慢慢来,她又道:“钱庄如此、寻常百姓用的煤之类的物品,亦该如此,不是不允许私产,而是其中的大头得是朝廷来管控才行。” 本是来谈如今解决钱银周转的,结果聊着聊着就偏了题,不知不觉就聊了两个时辰下去了。 韩先生一个接一个的问题抛了过来,恨不得将秦婠脑子里的存货都给挖出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