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0节  (第1/3页)
    因为小哥和李诗情是唯一能准确说出车上最后所有乘客什么样子的知情人,老张和老杜都没有这么快让他们先回去的意思。    但是他们在查案的时候,就把这两个年轻人这么晾着,也确实不合适。    “我的办公室里有张行军床,你们要累了可以躺躺。也有充电线和热水,稍微休息下,玩玩手机什么的……”    老张领着他们进了自己的办公室,找了两张椅子给他们坐下,又翻箱倒柜想找点招待人的东西,结果只翻出几袋扛饿的压缩饼干。    “不好意思啊,我没吃零食的习惯,没什么吃的。你们要是饿了,就先吃这个将就下,晚上我请你们吃饭哈!”    老张尴尬地看着饼干。    “没关系,这个挺好吃的,我都好久没吃过了。”    小哥接过了饼干,一点也没有嫌弃的意思。    肖鹤云的体贴让老张对两个年轻人更有好感,在等待王兴德女儿资料的时间里,老张便陪着他们闲聊,大多是问车上的情况,想看看有没有可能再多知道一些疏漏的东西。    聊着聊着,李诗情脑子里有什么一闪而过,表情有些怔愣。    “怎么,你又想起什么了吗?”    老张笑着问。    “张警官,我有个问题,我问了,您别笑话我……”    她挠了挠头,像是很不好意思。    “嗯,你问。”    “假设啊,我是说假设……”    嘴里说着只是“假设”,李诗情的表情却非常认真。    以为她有什么重要的事情要问,老张也跟着正色起来。    “假设,我明天眼睛一睁,发现自己又回到了这辆出事的公交车上……”    在小哥惊讶的表情里,李诗情认真地求问着。    “这时候离爆炸只有三十分钟,我和肖鹤云知道车上有炸弹,也知道犯人是大婶和司机,在有限的条件下,我们该怎么做,才有可能制止这起爆炸案?”    第34章 第二十次循环(五)    有不少人, 都有过这样的经历:    一件事后过去了很久, 还会对之前自己表现的不好而耿耿于怀, 甚至懊悔终生。    有可能是面试时一时失误,有可能是在一个重大决策前的选择错误,甚至有可能只是一次吵架中自己“发挥”的不够犀利, 在之后若干年里,都会成为心中挥之不去的心结。    于是这个在旁人看来也许觉得有些“古怪”的问题, 再次被老张当做了这个女孩对于不能提前示警而耿耿于怀的表现。    一个人的正义感要多么强烈, 才会因为自己是“幸存者”而感到痛苦呢?    对于这一点,没有经历过的老张并不能感同身受, 但这并不妨碍他对这个女孩产生敬意。    “啊,这个问题很有意思……”    老张只是怔愣了下,就开始思索。    “不过我没想过, 我得好好想一下才能回答。”    一个年轻的女孩,在与死神擦肩而过之后, 首先想到的不是逃避, 而是帮助警方找到真凶, 并且在这个过程中还在探寻“如果我遇见这件事该怎么办才不会留下遗憾”这种问题,哪怕这个问题看起来像是“天方夜谭”,但她的问题值得被自己认真对待。    “你这个条件太苛刻了……”    老张思考了一会儿, 略微头疼地说:“首先,时间只有三十分钟,你要知道,如果你直接打报警电话报警的话, 从接警到调度就需要一点时间,再加上出警……而且你的车还是一辆在行进过程中的公交车,随着时间的变化,车的位置随时会改变……”    老张提出的,正是李诗情和肖鹤云也最头疼的问题。    他们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