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七十九章 中国的那个梦之队 (第4/4页)
,意大利和法国则是所有工会都比较麻烦,但都不至于是美国汽车工人协会那么神经病,那么强势……我用神经病来形容他们,绝对不过分。” 徐腾在这个问题上说了这么多,确实是深有体会,“奔驰和克莱斯勒合伙这么多年,也没有将克莱斯勒搞起来,去年还问我们要不要接盘,接他妈盘。福特这个公司怎么说呢,它的品牌,它的底蕴,它的客户积累,我都想要,但是,它现在既没技术,也没有畅销车型,还有一大堆的头疼问题。我的意思,我宁愿拿出两百亿美元在美国建立新的体系,也不想接盘了。” “懂了。”柳俊生点点头,沉默了片刻,忽然说道,“我觉得可以收购,毕竟,光是福特信贷公司就值得咱们拿出150亿美元兼并对方,再考虑它现有的车型,在国内和亚洲还是能卖的。双方在零配件体系的整合基本达到90%,这更是我们收购的最佳基础,至少省去四五年的麻烦。我不是随便说说的,我算了十几天的帐,如果你觉得可以相信我一次,那让我负责,我可以在美国常驻。” “这样啊……?”徐腾大致懂了柳俊生的意思,梦之队对柳俊生还是比较排斥的,特别核心的那七八个高级合伙人,肯定怕柳俊生以后超过他们,接班陈志辛。 这种事,徐腾能够理解,别人努力了十年,内部竞争已经够激烈了,再来一个比所有人都拥有特殊优势的柳俊生,大家内心肯定很排斥,不是他开一个会就能解决的。 “你和陆志丰合得来吗?”徐腾必须得问清楚,他和柳俊生的判断各有优劣,那是大家的出发点不同,你不喜欢一个人,肯定能找出很多理由,你喜欢一个人,同样能找出很多理由。 事实上,这个生意是合并也行,不合并也行,关键就看福特公司的报价,至于汽车工人协会的问题,他其实是能想法解决的,只是不愿意浪费这些人情罢了。 “他还行吧,我会想办法。”柳俊生肯定没说实话,因为陆志丰是广汽本田出来的,2004年带了整个团队加入梦之队,主抓生产和零配件,完全是日系的那一套生产管理基础框架,结合国企和国情做一些调整,一直被视作接替陈志辛的最佳人选之一。 这个陆志丰性格倒是不那么好相处,对自己和下面的人都要求的很严苛,柳俊生则是做生意比较灵活的人,两种人想要相处的愉快,难度不小。 要说做生意,柳俊生真不是什么好人,他曾经将一批劣质不合格的钢材,贴了竞争对手的标牌编号低价卖了出去,既收回了亏损,处理了库存,又打击了对手。 这种事,陆志丰是绝对干不出来,但在监管机制严重混乱的中国钢材市场,也就柳俊生这种流氓,不管行情好坏都能想到方法赚钱。 当然,这是七年前的旧事了,后来生意做大了,柳俊生的很多坏招比这一种阴多了。 “那行,你和陆志丰继续同福特谈判,如果福特那边的报价真能让我满意,我就同意并购,让你们负责福特业务部门。”徐腾开出了很不错的条件,因为福特董事会真正想要的是他手里的一些高科技公司筹码,被他钓上钩后,反而是比他更想合并。 福特目前在美国的3个厂,他都能关掉,将70%的产能都迁移到墨西哥,再在美国找个合适的地方重建一个新厂区,壮士断腕,花70亿美金重建整个体系……完全没有问题。 这种事对福特公司目前的董事会来说,那就根本不可能,根本不想继续大规模投资,就和咱们国内很多小老板一样,做一天是一天,赚多少是多少。 福特的高管层肯定还是有斗志的,毕竟干了几十年,毕竟都是职业经理人,靠这个公司赚钱养家,但对股东层来说,这个生意根本不值得继续投资。 今天亏,明天赚,竞争还这么厉害,连本土市场都完全不是日系和欧系的对手,你是老板,你也不愿意投资,你为什么不去买apple公司的股票,为什么不去facebook公司的股票啊? 你就是去投资微软的股票,都比投资美国汽车工业强。 丰田、本田、宝马、大众……全球各大车企的股东层面,心态都是类似的,各家在新技术领域的投资都在快速收缩,一个平台能反复使用十几年,改一改外形装饰就继续卖下去。 徐腾如果不是为了智能汽车这个长远的考虑,其实也犯不着继续在这个领域扩大投资,继续冲击上游席位。(未完待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