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耻家族_第三百七十九章 中国的那个梦之队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七十九章 中国的那个梦之队 (第3/4页)

结果还是拄着手杖,有点像是老绅士的感觉,气色也终究是比以前差多了,原本就很白的男子,现在即便稍微胖了一点,脸色还是偏惨白虚胖的那一类。

    这娃要是再和他爹一样秃顶谢发,对比大学时代不羁校草的回忆,那简直是不能看,不堪回首。

    “让人帮你倒杯热水吧。”徐腾有点小尴尬,他和陈大桥喝的可是轩尼诗vsop,这么多年了,他还是喜欢喝vsop这个档次的干邑。

    “好。”柳俊生再也不会逼着谁给他倒酒了,几个月前的车祸足以让他半辈子余悸在心,何况他经过两次大手术,肝功能已经远不如以前,如今是三十岁的男人,四十岁的身体。

    “梦之队那边的人,对你都还好吧?”徐腾挺关心这个问题,有时候,一个团队太团结也挺麻烦。

    “挺好的,大家对我都很客气,我也知道,你特意为我打过招呼。”柳俊生苦笑,挠了挠头,“其实我这一次过来是有点事和你请教。”

    “瞎客气什么呢,你跟我还有什么请教的,有事你就问。”徐腾心里有点小唏嘘,因为他执意一刀切的出售整个华泰钢铁集团,自以为是为对方着想,其实还真是伤了弟兄情义。

    他只能说,再等两三年吧,柳俊生就会知道他根据财团统计的行业数据,最终做出的决策是最正确的。

    “我听陆志丰说,他去年底还带队和福特公司谈过一次,对方的报价已经很合理,你还是没有接受,我就有点纳闷,按照咱们的水平和财务状况,并购福特简直是最合理的选择啊。”柳俊生确实是不理解,2011年,华银财团突然开始沽售各种资产,不仅是地产业、钢铁工业大幅收缩,石油天然气和其他大宗商品的业务都在快速交易转让,国内国外的媒体都在议论华银财团在欧洲的频繁收购终于撞上冰山,陷入全面亏损。

    凡此种种,华腾公司虽然一直在强力反驳,但并未能有效遏制国内外的质疑浪潮,甚至财团内部很多基层员工都信以为真,但在柳俊生、陈大桥这种级别,当然很清楚都是胡扯。

    华银财团从1997年开始就已经是快速国际化的财团,在海外资本并购的水准,相比国内企业高出的绝对不止两三个境界,每一次并购都有多个目标挑选,每一次都是选择最容易扭亏的。

    如果说财团的资金流比2008年的现金流爆炸期有所紧缩,那是事实,但要说困难,根本就是骗人的把戏。

    柳俊生做了十年的钢材生意,对徐腾又特别了解,很清楚徐腾就是故意这种市场谣言进行快速交易,避免各方察觉华银财团的战略大转向。

    柳俊生甚至怀疑,关于华银财团资金链紧张和陷入亏损的传闻,就是徐腾自己故意伪造的,让别人以为他快速转让地产和大宗商品资产是为了弥补财团的巨额亏损,而不是在高价套现离场。

    “这个事啊……!”徐腾想了想,整理一下自己的思路,“其实你看丰田在美国的销量为什么比福特好,除了福特在技术和平台上的劣势外,福特在成本和质量的控制上,其实是很糟糕的。福特目前在美国有3个工厂,总共2万多工人,全部都是美国汽车工人协会的会员,简单来说就是高薪低能,仗着工会的保护往死里吃福特公司,吃死为止,除非整个厂子关闭,否则根本没法裁员。丰田有2个厂,2.4万职工,一个都不是会员。丰田的态度很简单,薪水可以一样,但是,你加入美国汽车工会就裁员。丰田的工人没有后台,那就好管了,要你培训,你就得培训,说你不合格,你就不合格,说你干的差,你就干的差。”

    “第二,双方在工业自动化的水平上差距也不小,福特不是不想继续增加工业机械人的比例,而是很麻烦,一谈就是半年。我去年从欧洲回来,就和大家说,资本主义就是要搞强制性的剥削,不是搞人性化服务的社会主义。”

    “你说德国车的制造水平为什么比美国三大车企好,你去德国看一看,一线工人有30%是东欧来的,大众公司在德累斯特的工厂,17%的员工来自波兰。德国人的工会比美国自律多了,咱们在欧洲投资,德国的工厂最容易扭亏为盈,道理就在这里,想裁就裁员,交一笔钱保证对方三个月的生活费就行,如何让别人再就业,或者三个月以后的事,那都是政府和社会机构解决。英国和瑞典也还行,稍微麻烦一点,意大利和法国就惨了。”

    “美国汽车工人协会的难缠程度是历史性的问题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